没有好的想法,就无法将作文写得更有趣,更生动,一份令老师满意的作文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的,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的热闹作文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家的热闹作文篇1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佳节终于到了。我们都知道,中秋节都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兴高采烈,用各种不同的节日来欢度这个传统节目,这一天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都在家里聚餐,共度美好的中秋节。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我们小孩总想着过节,因为孩子贪玩,每逢过节,学校就会放假,虽然作业么平时会多一些,但是我们总能忙里偷乐去玩。我就是其中一员,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中秋节,尤其是在家乡过的中秋节,因为八月中秋,正是收获的好季节,到处硕果累累,都处都是金黄色的世界。乡邻和亲戚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在家乡中秋,还有更有趣的事情就是包月饼。每年临近中秋节,妈好和奶奶总会给我们包月饼吃,中秋节不仅要吃月饼的,还要拿月饼去赏月。妈妈和奶奶做的月饼可好吃了,而且图案很漂亮,可美味了。
做的月饼大大圆圆,喻意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但你别小看这么一个月饼,它的做工精美,味道可味。其中,还是我最喜欢的桂花瓣的图案。这个印图案的工具是我妈妈亲自雕刻上去的,图案看上去条纹清晰,我的妈妈还真的是一名民间的艺术雕刻家呢!不仅如此,月饼的材料是妈妈用自家最好的面和馅做成的,做出来的月饼一上桌,可把我们几个兄妹馋死了,全家都处都充满着诱人的香味。
家的热闹作文篇2
今天早上,妈妈喊:“快起床,快点儿!”我揉着惺忪的眼睛,问妈妈:“咱们干什么去呀?”妈妈说:“咱们上早市。”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跟爸爸妈妈去早市了。
刚一进市场,一阵阵清脆的吆喝声和叫卖声就传进耳朵里。
“青菜,青菜,新鲜的青菜,便宜啰!”
“玉米,玉米,新掰的玉米!”……
我转身一看,青菜摊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青菜,有紫色的茄子,金黄的玉米,水灵灵的萝卜,绿油油的青椒……都是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
一股香味儿飘过来,回头一看,一个胖师傅在炸油炸糕。他把一层面里装好豆沙,包好,放在手心里揉一揉,放在锅里一炸,嗞的一声,油炸糕立刻变胖了,再翻一下,一个金黄的油炸糕就做好了。
那边还有卖家禽家畜、熟食的,还有卖花鸟鱼虫的……
早市真热闹!
家的热闹作文篇3
在我五岁那年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坐飞机回了沈阳老家,下飞机后大伯开车接我们回了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们一家人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爆竹声中一岁除,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早上我被外面的爆竹声吵醒了,我立马下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当我走出家门时,看见大伯和爸爸正在门口贴对联。我再看看了周围,发现邻居家每家每户的大门两边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今天每家每户都要贴对联呢?爸爸回答我说:从前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初一的时候就会跑出来吃人。为了让老百姓不再受难,天上的神仙下凡了,告诉老百姓,只要除夕这天在大门两侧贴上红色的对联,便可安然无事。我觉得很神奇,原来对联有这么厉害的作用!
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这其中少不了年夜饭的主角饺子。下午我看到大伯包饺子的时候往其中几个饺子里各包了一枚硬币,我好奇的问:大伯,你为什么要往饺子里包硬币呢?大伯回答:谁要是吃到了包硬币的饺子,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听了这番话我心想,我一定要当一个幸运的人!饺子一上桌我就开始拼命得吃,记不清吃了多少个后终于吃到了一个包硬币的饺子,虽然牙齿差点硌掉了,但是好开心呀!
吃完饭后我们下楼去放烟花,大伯给我买了好多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把天空映照的绚烂多彩,周围全是人们的欢声笑语。我们家乡的春节可真热闹呀!
家的热闹作文篇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这个时候,远离故乡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微风习习,秋意凉人。空气中散发出的寒意使路上的行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而我们家里却是热浪漫天。
大人们围在一起聊着身边的趣事,而孩子们则打打闹闹,唱说着彼此的快乐。这时妈妈和奶奶”闪亮登场”,拿着手里的工具开始做月饼。边做边操心着家里的孩子。而我们则不管,看到做好了的月饼,偷偷拿出去与小伙伴分享。而妈妈还在郁闷:”哎!我刚做好的月饼怎么少了一个呢?”我们看到了便在屋里偷笑。
晚饭开始了,晚饭虽然没有过年时那么丰盛,却胜在有热闹的氛围。在饭桌上,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互相谦让。”给你,多吃点才能长身体。”谢谢了,您也多吃点,忙了一天了。””多吃点,这个菜好吃。”谢谢,谢谢!”。这样的氛围,这样的问候,使我沉浸在幸福之中,让我倍加珍惜这团聚时刻。
晚饭过后大家移到窗边赏月。此时圆圆的明月夹在耀眼的星星之中,镶嵌在黑蓝的夜幕上。这一场景竟显得极其和谐,颇有几分水墨画的韵味,姿色动人。
一天中最美好的夜晚即将过去,而中秋节也将随之而去。不过家人团圆的幸福,却是我怎么也忘记不了了。
家的热闹作文篇5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傍晚7:00多,我刚刚吃完饭,天空中响起了炸雷一般的响声,嘭!嘭!嘭!每一家接二连三的放起了烟火!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饭厅和爸爸、弟弟跑到楼上观赏起烟火来!因为我家在这一带是属比较高的楼房!我站在楼顶上一切景物尽收眼底!烟火升起来了!
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像萤火虫般满天飞舞,有的像一座雪山炸开了一般!看的要数“大礼花”,朵朵犹如火山爆发,嫣红、翠绿、金黄,“一座山”连“一座山”爆发出来!如流星般四散,衬着漆黑的夜幕,艳丽夺目!把漆黑的夜晚照成了明亮的白天!我们看后无一人不发出赞叹声!最使人耐人寻味的要属“导弹”了,先是一束白色的烟火串上天空,而后便在空中爆炸,最后销声匿迹……
看完了别人的烟火,我和弟弟也把自己的烟火拿出来放了!我拿出了“冲天炮”,点燃后,像流星般射了出去,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五彩缤纷!弟弟拿出了“圣诞树”,发出了强烈的火花!颜色各种个样!像喷泉一样,时高时矮,时亮时暗!火花从“天”而降,像无数条珍珠挂在天空!落下时像天上的银河一样!
闪闪发光!还放了“雨花”就像仙女散花一样,从空中落下来,时而“花”心中还绽开“小花”,如花蕊一般。还有的像“ufo”一样闪过去,速度快的眼睛跟不上,有的像陀螺一般“疯狂旋转”……在夜幕中,家家户户的烟火就好象在比“美”,一家比一家壮观,一家比一家希奇……
终于放完了烟花,四周也静下来了,看到这美丽的烟花,让我想起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元宵晚会已经结束了,但那欢声笑语,久久缭绕在我们窗前……
家的热闹作文篇6
岁岁月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间,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在双峰小学度过了十二个春夏秋冬、六个六一节。今年的六一节是我们最快乐的时侯,再过四个星期,我将远离儿童这个天真的字眼,进入了少年时代。这最后的六一节让我过得非常的快乐,激动。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每个班都准备了好几个节目。参加表演的同学早早的来到学校教师会议室化好了妆。7:30表演就开始了,大家有序的来到幼儿园的舞台前坐下。一个个五彩的气球装饰着舞台,把整个舞台打扮得光彩四溢。前来观看的家长多的数不清,幼儿园的操场上挤满了人。这时,两个主持人走到舞台前,宣布演出开始。此时一件件乐器搬上了舞台,一个个老师走上了舞台,接着一个个手持笛子的学生也走上了舞台,首先开始的就是充满民族风格的器乐演奏《花头台》,我也参与了其中。学生、老师的合奏《花头台》,迎来了台下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文艺表演中,还穿插了——抽奖活动。几个节目表演后,第一轮抽奖活动开始了。由教师代表羊荣良抽奖,这次设全体班级奖,哪个班级抽到,每个同学都有文具发放,没想到我们六年级在第一轮抽奖就抽到了。
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表演不断的迎来了掌声,最后轮到了我们班表演的街舞,随着音乐的响起,大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演出非常成功,大家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时又赢得了台下的热烈掌声。表演结束了,每个人的心中都回味着舞台上优美的舞姿,搞笑的小品,幽默的相声……
难忘的六一节,让我快乐,相信它将会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家的热闹作文篇7
春节是中国必不可少的,但是春节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我的家乡在温州,我们过春节十分高兴开心,我让来告诉大家,我们家是这么过的。
除夕晚上,我们合家同堂,摆酒聚餐,与家人一起开怀畅饮。这是吃分岁酒。分岁酒顾名思义,就是与旧年的分界线,意义是旧年在此夜分开了。我们家,长辈喝酒,晚辈喝饮料代酒。首先是大家一起举杯喝酒,其次是我们向爷爷奶奶敬酒,祝他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接下来便是爸爸、妈妈向爷爷奶奶敬酒,并也祝他们长命百岁,万事如意。最后我们在一同举杯喝酒。
厨房里传来阵阵香味,接着一盘一盘可口的菜让人直流口水,一盘是年糕意味步步高升,一看到鱼,便一定会想到“年年有余”这个成语,这一盘菜象征年年都有鱼。一盘菜都有一种含义,吃了让人心里暖暖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年夜饭。接下来就是摆元宝。
摆元宝,有人会误认为你们家在炫富,其实不是这样的。摆元宝是用红糖和糯米制成的大小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我们家也开始做元宝了,我到厨房拿了一大瓶红糖,经过妈妈心灵手巧的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元宝放在你的`面前,接着把他们放进谷仓、米缸、书橱、抽屉等等。除夕夜晚上我们都不睡觉,都要守岁。
大年除一的凌晨,我们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着送旧迎新的意义,打开门炮也有规矩,先放一串小鞭炮,称百子炮,再放三个大鞭炮,声音洪亮清脆。我们也不例外,连忙打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打完后遍地通红,纸花遍地增添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的心情。
这就是我们温州特有的春节。我爱家乡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