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春节的作文通用5篇

时间:2023-05-19 作者:Iraqis

无论写什么题材的作文,我们都要让开头和结尾做到首尾呼应,善于写作文的人,都是能在生活中经常发现哲理的,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下春节的作文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下春节的作文通用5篇

下春节的作文篇1

春节,就是春天的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给我们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节后半个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完以后,春节才算过完。春节是与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

过年晚上,我们一起到姥姥家包饺子,可是我不会包呀。心想:我要仔细地看,认真地学。开始包饺子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姥姥包饺子的样子,记在心里。只见姥姥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拿着筷子,再用筷子夹起饺子馅来,放进饺子皮,两只手先把皮往中间一捏,再往两边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也试着包了一个放在桌子上,站不住,姥姥说:“馅太少了。”我又包了一个,这次我用筷子夹了一大块馅,放进皮里。糟了,皮却捏不住了,馅太多了,怎么办?我问姥姥说:“怎么办?”姥姥说:“把馅弄少点。”我照着姥姥说的那样做,终于做好了。我们包的饺子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有五分钱包的,有奶糖包的,还有花生米包的……姥姥说:“吃到钱币,将来会挣钱。吃到奶糖的,以后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花生米的,以后学习好,身体壮。”

饺子下锅了,我们在旁边等着,只听“噗啦”一声,饺子都跳进了水里,大约十分钟左右,饺子熟了。大姨端来几碗饺子放在桌子上,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恨不得把饺子全部吃完。“开饭了!”我大声喊道。大家都坐在桌子前,这时,窗外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赶紧用双手捂住了耳朵。原来是老舅在楼下放鞭炮呢。

伴随着鞭炮声,我们开始享受这饺子大餐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下春节的作文篇2

家乡隆重的节日有很多,但是最热闹的就是春节了。

每逢过年的时候,大街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家家户户都纷纷走出家门去购年货。每家每户都贴上了喜庆的春联;挂上了火红的灯笼,都希望过个好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小朋友们可就“忙”了起来。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玩游戏,捉迷藏、扔沙包、踢毽子、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虽然这是小孩子中常见的把戏,但是在这过年的几天里却变得十分新奇怎没也玩不腻。

走出家门,大街上的行人随处可见,和伙伴出门去玩,一不留神,就会被来来往往的人群冲散。对于小孩子而言,在春节里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收到很多很多的压岁钱,然后去逛超市、卖很多好吃的零食,或者就去游乐园把所有好玩的东西玩个遍。

在春节里,最忙的就是大人们了,他们不仅要去拜访亲朋好友,而且还要做许多好吃的来招待前来拜访的人,真的是非常辛苦。要说最有意思的,不用谁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当然是非社火莫属了。快看,社火出来了,看!那个彩车装饰的好漂亮啊!花枝招展的,十分吸引人,在十字路口徘徊着。快看紧跟在车后的那段舞蹈,那群大姐姐轻盈的舞姿,仿佛蝴蝶在丛中翩翩起舞……

也许你认为,过节是无聊的,但是,如果你细细体会,你会发现,过节非常有趣!

下春节的作文篇3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那别具一格的新春佳节。

对于四川人来说新年是很重要的。从初一开始,人们都要“走人户”,互相到亲戚朋友家串门。一家老小都要一起“游喜神方”。在古时候人们都要一起出南门到武侯祠,烧香拜神,吃茶会友……对于四川的新春佳节来说,还有一项不可缺少的习俗——逛庙会。

在庙会开始时,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欣赏着庙会这个盛大的“嘉年华”,在这里艺人们表演着各形各色的绝活,变脸、吐火等高难度技巧层出不穷。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滚铁环、做公鸡车、抽陀螺……各种好玩的游戏、精彩的表演、好吃的小吃,整条街上洋溢着喜气。

初七是人日,据说杜甫曾与他的友人高适等人在这一天到草堂作诗,互表思念之情。所以在成都的人们都要到草堂和杜甫一起过;初八初九,大街小巷都会点起“天灯”,每到那时,整条街都被照得像白昼一样;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

四川的新春佳节与别处不同,正月十七新春佳节才算结束,因为正月十六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游百病”。据说西北一带妇女多操持家务,因此体质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这天夜里,以驱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天长日久,形成了“游百病”这个风俗。身体弱的人们登上城墙,据说一年都可以不生病。

每当回想起这一切时,就好像自己还留在那时候一样,热闹的大街、特别的习俗、独特的绝活儿,那里的一切都让我无法忘怀。

下春节的作文篇4

我爱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有许多风俗节日:节、端午节、节、……其中,我最爱,因为春节很热闹,贴、看联欢会、放烟花、吃团圆饭、拜年……我最喜欢看联欢会了了!

除夕晚上,我早早地吃过饺子,放过烟花,就坐到了电视机前,等待晚会的到来。晚会终于来了,一派龙腾虎跃的情景,原来今年是虎年,人说了很多个有关虎的成语:如虎添翼、虎虎生威等。节目进行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有小孩的儿童歌曲、有老人的戏曲、有杂技、魔术等。其中,刘谦的魔术精彩极了,硬币能透过玻璃落下去,刘谦叔叔的手居然能通过玻璃取到硬币,真是惊奇!

我最喜爱的节目是赵本山爷爷的《捐助》,小品中,赵本山爷爷为了捐助大上学,本想捐三千,结果连同亲家的钱三万元全部捐出去了。他的亲家急死了,想告诉记者,赵本山爷爷就喊:“现场直播!”喊得他亲家不敢说。最好笑的是他亲家的钱是用来相亲的,赵本山爷爷说会还他的,看到这儿我既要笑又很感动,赵本山爷爷的心真好!我们的祖国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互相帮助、共渡难关。

我们的祖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一部,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精神,一种寄托,每一个节日都是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们的节日!我爱我们的祖国!我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下春节的作文篇5

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会吃饺子、放鞭炮、拜年、贴春联……

今天,我和姐姐下楼去玩,“哇!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着火红的春联!”我们来到了一家服装店门口,只见两边各贴着一张春联,我情不自禁读起来:“财运享通步步高,生意火红腾腾起。”我刚想称赞这幅对联写得好,姐姐却在旁边笑了起来。我不解,问姐姐:“姐姐,你笑什么啊?”姐姐捂着肚子笑着说:“应该这样读:生意火红腾腾起,财运享通步步高。呵呵。”我很好奇,就问:“为什么?你这样读反了。”姐姐说:“不,对联应该从右往左读,是你读反了。俗话说: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就是说,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

我点了点头,看来上初中的姐姐知识就是比我丰富啊。可是,我突然看到这家门上的“福”字贴反了,我怕再给姐姐笑话,就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店上的福字,都贴反了,我问姐姐为什么他们都把福字贴反了,姐姐点点头,说:“是因为一个故事: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且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就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我点了点头,说:“这些故事真有意思,看来今天我收获的春节习俗方面的知识还真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