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深刻的读后感能让人重新审视书中的观点,甚至改变原有的认知,阅读像一场静默的对话,读后感则是这场对话结束后我们的回应与反思,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上邪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1
过去的永远不会消逝,它甚至从未过去!总有些东西会在生命最深处,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震惊、恐惧,震撼心灵,看完《当你像鸟飞向你的山》这本书真的需要深呼吸去平复。没去过美国,对美国不了解。真的很难想象在80年代的美国会有这样一群人。几次翻看作者介绍,确认作者是1986年生。一本自传体小说,好像一部凶险环生的恐怖片。阅读过程中,心里跟着一阵阵悸动。时而全身颤抖,时而伤心哭泣。随时断腿,随时被焚,随时车祸,随时丧命,作者的经历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闻所未闻来形容。
这本自传小说讲述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实经历。她与兄弟姐姐父母一起生活在爱达荷州的山区,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每天与哥哥父亲一起拆解废料,帮母亲调制精油,每天囤积食品生活资料以防末日来临,并且按照父母所灌输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生活下去。这本书中描述的原生家庭极度扭曲,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作者却一步步通过学校重拾自我,打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束缚,最终找到心中的那座山。
这本书超载了励志,阅读的过程中有时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作者的经历远非我能想象。就像她写到“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的。
她的导师克里博士对她说,“你是一块纯金,不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它一直在你心中。不是在剑桥,而是在你自己。”“——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读到这里,不禁泪下。
喜欢书中提到的观点“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最喜欢的篇尾,心理重建,心灵成长。“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摆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国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这是我爱他的唯一方式。”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2
早就知道《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然而,当我坐在桌面前翻阅时,才感到这部不朽之作的巨大力量。它以典雅的文辞,细腻的描写,美妙的意境,讲述了一个上等车夫堕落为社会垃圾的过程。书中一个个字如一颗颗珍珠,成功塑造了各色人物。其中,主人公祥子最能引起我的注意。
文中写到:“拉到了终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出得出汗,哗哗的,像刚从水中捞出来的。他感到疲惫,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了祥子是一名辛勤的劳动者。为了挣钱,他顶着毒辣辣的太阳的折磨,忍着汗水的层层洗礼,全心全意地为客人拉车,即使汗如雨下,也丝毫不减祥子的工作斗志。他,是一个经历辛酸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的真真正正的龙的传人,在他的身上,处处散发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而成的可贵品质——吃苦耐劳。
当我读到“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有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这句时,我愤怒。“旧社会!可恨的旧社会!”这几个字猛地敲打着我的心灵深处——我愤恨——它腐蚀了祥子的可贵品质,摧残了祥子的美好人生。此时,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旧社会不让好人有好出路?为什么旧社会要像阵阵狂风般吹倒祥子心中的意志之船?为什么要像一盆冷水般彻底浇灭祥子的理想之火?为什么?”顿时,愤怒和惋惜之情溢满心间,我不由地仰天长啸……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我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光明社会是来之不易的。我一定会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将祥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注入到我的学习中,好好学习,为不被社会淘汰而向上,为完全消灭旧社会而奋斗,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3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是世界上一位在自然界环境中观察昆虫和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因家境贫穷,从小被父母送到祖父家寄养。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偶然读了一本关于昆虫书籍,便开始对自然界中的昆虫有了浓厚兴趣。在此兴趣的引领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终于用毕生的精力创作了留传后世的——《昆虫记》。
我是一个特别喜爱昆虫的女孩,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一一法布尔,一个对昆虫如此痴迷的专家,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昆虫记》是法布尔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写成的,它详细而又确切地记录了许许多多昆虫的生活习性、生存技能等等。它把我带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世界:蜣螂忙忙碌碌地制作粪球、滚动粪球;固执的松毛虫坚持列队出行;小蜘蛛利用蛛丝飞向各个地方;萤火虫用麻醉剂对付猎物;螳螂竖起前腿,好像在祈祷和平;拥有勇气的舍腰蜂在烟囱里搭窝筑巢......
其中美丽的萤火虫那一篇,让我印象深刻。萤火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肚子的顶端会发出光亮。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萤火虫竟然是一种肉食动物,它的主要食物竞是蜗牛!在吃蜗牛时,萤火虫先要给蜗牛打一针“麻醉剂”。这个工具是有两片锋利的大颚组成就像两个弯曲、锋利的“獠牙”。萤火虫用这个“獠牙”,在蜗牛身上刺五、六下,蜗牛就动不了了。当我读到这些信息时,我简直惊讶的目瞪口呆,同时,我的心里一阵惊喜,因为我又知道了一个知识。
?昆虫记》这本书,充分的满足了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让我更加亲近自然,热爱科学,让我对昆虫越来越感兴趣。我常常蹲在草丛里、花丛中……这儿是我的乐园。
记得那一次,我在迷迭香丛中,看到不知名的蜘蛛,不过我并没有大喊大叫,而是半蹲下来仔细地观察着这只蜘蛛,只见这只蜘蛛在找到合适的地方后,便开始织网了,它先抽丝并搭出一个丝架,然后又在丝架上横拉了一根细丝线,最后小蜘蛛又回到白色丝垫,它爬得很快,一边爬一边抽丝。每走一趟,它就在架子上做一条辐,不一会丝架上就有很多辐了,一张网就织好了。在无限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谁会想到那么招人喜欢的白蝴蝶竟是害虫!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只看表面,妄下定论,只有通过仔细地观察、深入地了解,才能看清真相。多学习、多听、多思考会让我们获益良多。大自然多么神奇,昆虫的故事多么丰富多彩,它们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读完《昆虫记》,我深有感触!
我赞叹于神秘的大自然,好奇于可爱的昆虫,更折服于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及可贵的探索精神。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你也一定会对它爱不释手。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4
伟大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一本好书,才能让自己的思想、知识甚至于内涵得到很大的提升。
我是个爱读书的女孩,我读过的各种好书中,只有鲁迅先生的《花夕拾">朝花夕拾》才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鲁迅先生的这本著作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包含了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更让我们了解到了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
?朝花夕拾》中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相结合,也塑造了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慈爱、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的父亲,不拘小节、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朴实勤劳的长妈妈,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衍太太等,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还是范爱农。
范爱农是个耿直孤傲的爱国者,他在日本时与鲁迅相识,两人因电报争执相互憎恶,后来鲁迅回国后重新见到了落魄的范爱农,他们因一起喝酒成了好友。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却又备受打击,受人排挤,既不能在黑暗的社会立足,内心非常痛苦,最终无法忍受,只得与这个社会妥协——跳河自杀了。
我喜欢这篇文章,可能是同情他的遭遇吧,但我却又觉得这篇文章中的范爱农有些像作者本人。耿直善良,备受排挤,这又何尝不是鲁迅先生的遭遇呢?但这样的社会风气也造就了鲁迅先生显微镜般的双眼,他的每篇文章中都含有批判和嘲讽。
从鲁迅先生的童年开始,就受到封建思想的压制,父亲在他兴冲冲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对他的童年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那段压抑而又沉闷的日子里,虽遇到了许多人生坎坷,但却又有对过去温馨的回忆。
在他长大后去日本留学,也因来自贫弱的中国而备受歧视。鲁迅先生在生活中处处细心的观察,造就了他对旧社会丑陋现象深刻的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鲁迅先生敏锐地抨击封建旧道德与旧制度。他揭露了中国当时落后的封建,揭露了那些会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伪孝、愚孝的民间故事,揭露了不务正业、“赶时髦”的“清国留学生”速成班,揭露了草菅人命、谋财害命、甚至给开“死”药的庸医……,这些充满激昂愤慨的言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读了《朝花夕拾》,让我明白了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我们知道,只有努力上进,国家强盛,才能摆脱受欺压的命运。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5
在众多的经典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主要原因是作品所描述的四位主要人物:唐三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四师徒,他们不怕各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灵山,取得真经。
在书中所描述的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大概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走累了,就在山边一棵大树下休息,让悟空去化点缘,悟空化缘回来,远远看到师父头上有一股邪气,想必师父遇到了妖怪。原来白骨精看到唐僧在休息,孙悟空又不在,就抓了一些蛇和一些青蛙,变成食物,自己变成一名村姑,走向前去给唐僧师徒送饭,正在这时悟空回来了,看到白骨精变的村姑,举棒就打,白骨精真狡猾,扔下一堆白骨在地上,自己跑掉了。悟空又把白骨精给的食物变回原形,是一些蛇和青蛙,猪八戒见没吃到食物就说:“师父,悟空是不想让我们吃上饭,才把食物变成蛇和青蛙的。”唐僧责怪孙悟空。白骨精为了想吃到唐僧,再变成老婆子。孙悟空再次识破白骨精,二打白骨精,白骨精再次逃走。唐僧怒喝孙悟空。如此反复,白骨精两次被悟空识破真相,还差点丢了性命。它知道有孙悟空在,是吃不到唐僧肉的,决定再施诡计,让唐僧把孙悟空赶走。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儿,手持拐杖,来找唐僧,悟空认出那老头又是白骨精的化身,上前喝道:“大胆妖怪,你骗不了我老孙!”说着又要举棒打去。——悟空气得毛发直竖,大喝道:“不管你千变万化,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悟空回答说:“妖怪吃人本性不变。你今天救了它,它却不会放过你。是妖就要打,哪能讲慈悲!”悟空撇开唐僧,一棒打去,把那老头儿打下深涧。尽管孙悟空打妖怪很得力,但是还是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这么一位神通广大、嫉恶如仇的孙悟空斗得过诡计多端、善于变化的白骨精,却斗不过慈悲为本的唐僧,他带着委屈、遗憾、怨恨回到了花果山。
读完这本书后,我体会到:做事情就不要害怕困难,就一定成功;做人要讲慈悲,要做个好人,慈悲是做个好人的准则,但唐僧太慈悲了,不应该对妖怪讲慈悲,更不应该人妖不分、是非颠倒;要学习孙悟空执着的精神,就是受到委屈,凭着自己人本事,也要保护师父完成使命。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6
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我接触到了《父母课堂》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及时的书,帮我解决了很多教子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了我很多的困惑。例如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问题,又如:在这个网络社会中,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再如: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喜欢训孩子,因此与孩子经常会起冲突。如此种种,我想找到一个老师来请教,正好看到了《父母课堂》这本书。
打开最近一期的《父母课堂》,第一篇文章是《学会弥补父亲的不足》,这篇文章立刻吸引了我。正如这篇文章所说,我平时忙于工作,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些简单甚至粗暴,文中有一句话“对人生而言,工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家庭却是长期、终生的目标。作为父亲要从根本上认识到,通过工作或事业成功获得的是外在的自尊,而孩子带来的往往是内在的自尊。这种自尊是长久的,它将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延续。”这句话让我思索良久,让我深深认识到我对家庭对孩子所做的不足。文中给出了要做一位“智慧型父亲”“宽容型父亲”“体贴型父亲”,这些给了我今后孩子的指导方向,文章从一个更高层次阐述了一个合格父亲应具有的素质和胸怀,以及父亲的言行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一些不当的言行或方法不但对孩子起不到正面的促进,甚至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错误的引导导致终生的遗憾。文中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他也做不了人”。意指在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地位平等的问题,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我记住了这句话,它会成为我今后孩子的座右铭。
有一篇文章是描写李咏父亲的,说的是父亲对李咏特殊的爱让李咏在成长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父爱伴随了孩子的成长,尽管可能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层面不被孩子接受,但是父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终有一天会被孩子理解,在孩子选择迷茫时给予正确的指引,在孩子顺境时指出他的缺点,在孩子逆境时宽容安慰和鼓励。这正是父亲大爱的体现,父爱不像母爱那样细腻,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多的起到了一个指引、修正的作用,尤其是父与子之间,可能会因为这种作用发生矛盾,影响父子关系,这就需要父亲更多的包容理解,只要都是沿着正确的方向走,终有一天儿子会理解父亲的爱!
?父母课堂》是每个家长的良师益友,希望家长朋友们一定好好阅读,我觉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上邪读后感1000字篇7
青铜葵花是一种雕塑品,也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它凝聚了爸爸一生的钟爱。青铜葵花又是故事中两个主人公的名字:一个憨厚、朴实的男孩叫青铜;一个善良、乖巧的女孩叫葵花。
葵花是一个随着爸爸到干校劳动的小女孩,当爸爸去上班的时候,她总是孤独地玩耍。直到有一天,葵花爬上了一只小船,有个叫嘎鱼的男孩悄悄地解开了缆绳,当她坐的小船越飘越远时,一个叫青铜的男孩帮助她回到了岸边。“青铜很孤独。一只鸟独自拥有天空的孤独,一条鱼独自拥有大河的孤独,一匹马独自拥有草原的孤独。”两个孤独的孩子因为相识而变得不再孤单。
这本书叙述了青铜和葵花以及他们的家人所经历的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他们的善良与质朴,他们的坚韧与执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爸爸故事没讲完便不忍疲倦打起呼噜时,葵花依然安静地枕着他的胳膊慢慢睡去。大麦地最贫困的青铜一家收留了失去爸爸后的葵花,总想把家里最好的一切留给这女孩。青铜会在每个雪花纷飞的冬季,到油麻地镇上去卖全家人亲手编织好的一百多双芦花鞋来积攒些钱。青铜和爸爸驾着大船,经历了三天才到达海边,每天从早到晚辛苦劳作,为的是刈更多的茅草回家盖茅草屋。葵花戴着青铜为他制作的冰项链,在大年初一的文艺演出时自信地走上了舞台。
一个个故事催人泪下,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奶奶为了让青铜和葵花能在冬天穿上新棉花做的棉裤和棉袄,每天亲自去地里摘棉花,直到有一天累倒了。从那天起,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葵花为了给奶奶挣钱治病,故意将期末考试的各科都考砸,这样就不用再上学了,她希望自己不再因为上学而增加家里的负担,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不用那么辛苦地为她积攒学费。后来,葵花还跟着很多大人去江南捡银杏,为的是多挣点钱给奶奶治病。不幸的是,奶奶还是在那个冬天走了。这一家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相互扶持着,彼此鼓励着。正如书中所说“青铜家像一辆破旧的马车。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风里雨里地向前滚动着,车子缺油,轮子破损,各个环节都显得有点松弛,咯吱咯吱地转动着,样子很吃力。但,它还是一路向前了,倒也没有耽误路程。”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青铜和葵花的故事发生在与我同龄的两个孩子身上,他们经历了我从未见过、听过甚至想过的一切苦难。相比之下,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难道不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吗?我觉得,我以后应该多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里多听老师的教导,免得老师和家人为我操心。我还应该学会多关注别人的感受,多帮助别人。不管未来的日子如何,就算是遇到了困难,我也应该像青铜一家那样:即便历经苦难,依然感恩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