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大家在写作文时,首先要明确主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观点,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历史人物优秀作文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历史人物优秀作文篇1
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铃音阵阵;在历史的长河里,拨开涟漪层层。呵,还有这样一缕灵魂,是我永远的刻骨铭心……
滚滚红尘,流水之畔,一抹身影伫立于山巅之上。青衣随风荡起,在空中划下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弧度。长髯飘飘,轻轻滑过脸颊,向空中四散飞去。你抬眼望去,青树翠蔓,野花芬芳,好鸟相鸣,不禁感慨道:“好一锦绣江山啊!”年少的你,醉眼迷离,轻狂又不羁,一个念头在你心中油然而生:誓让这美景与天地共存!
彼时的你,有为国家生死于赴,不灭青云之志的豪气。
古语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于是,拥有一身凌云壮志的你终于站于庙堂之上,尽情绽放生命的璀璨,“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你的心是跳跃的,一腔热血也将喷薄而出。因不满现实,你曾多次上书,为民请命,想要改革这剥削吃人的吏法,却又每每对现实无奈而终。当官员们都沉溺于花灯酒绿,为名利所累。苏子,只有你的热血,还兀自流着。只有你的心兀自跳着。也只有你的心中,还有那繁花绿叶,翠鸟山鱼的锦绣江山!茅屋唯有夕阳伴,苏子,当你的行舟上同行者寥寥,你又有何感受?斥罚贪官,你刀刀见血;鞭笞黑暗,你句句带泪;憧憬正义,你声声不倦。宫廷王朝,血雨腥风,京城再也容不下你,你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杭州,再至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你的一腔精血被小人破坏殆尽,可是你生命不息,信念不息,到一方便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你兴修水利,缓解灾役,将天下重任担于自己肩上。“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替君王分忧,在个人与国家之间毅然选择以社稷为重,接下了天下苍生的厚重期盼。
挫折与磨难,并未让你沉沦。你也因此尝尽了人生百味,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你的文学水平也渐渐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你的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在当时流行以诗词表达委婉细腻之情的文坛上迅速刮起了一股旋风。人们有感于你的中秋千里共婵娟,赤壁万里惊涛雪,多少文人至今还记得俞文豹的评论:“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你却言:“我书意造本天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好一东坡居士!欧阳修言千年之后,人们将只记得苏子矣。昔日政敌——王安石亦言百年才出一个苏东坡!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在文坛上大放光彩时,上天却跟你开了一个玩笑。
明月夜,你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泪千行。鬓染白霜,风尘满面,你却浑然不知,只是呆呆立于坟墓之前,相顾两无言。妻子王弗的死,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你轻抚坟冢就像平常为她整理额发一般平静,脑中却犹记得被贬之时,王弗与你的伉俪情深。但你依旧没有沉沦,你把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化作了一首千古绝唱:“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现时的你,正如二月蓝般——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艰辛曲折必然,历经沧桑悟然。
靖国六年,于常州,巨星陨落。
再回首,只有江水滔滔永不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几度夕阳红。泪眼朦胧,我隐约看到,我们携手泛水行舟,去看那对岸的陌上花开……
历史人物优秀作文篇2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文学才华,在历史长河中,将被人永远铭记。我喜欢在闲暇时读他的诗,诗中的豪迈洒脱令我沉迷其中。他,就是有“诗仙”之美誉的诗人——李白。
我喜欢李自诗的放荡衰爽。从“人生得意领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能读出人生的得意与生活的酒脱;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我可以看出李自的乐观和面对人生不得意的豁达;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可以悟出人生的乐趣。品味李白的诗,如同一杯茶,刚入日可能无味,可仔细品味,就能悟出一抹甘甜,令人欲罢不能。
我更喜欢李白诗中的清新,以及那丰富的`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能在自己孤单时将一人写成三人,怎能不令人佩服他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条普通的瀑布,经过李白的丰富想象,变成银河落在人间。这在诗中溢出的独特想象,这位“诗仙”的想象超乎寻常,能有如此的想象力,也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吧!
这位正值盛世的诗人,文学才华极出众,一生的阅历极丰富。李白年少时名气已经十分大,后来到长安做官,李白深受皇帝的喜爱,据说皇帝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爱饮酒,性格豪放,让高吏士脱靴的人,一生狂荡。但可惜,这位“巨星”在安史之乱中坠落了。
李白对我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因为他我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定会读诗,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诗中有无限魅力,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画中有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纵情诗海,我又看见李白那在历史长河中飘逸的身影,那一首首诗中的魅力,以及那在魅力中隐藏的故事……
历史人物优秀作文篇3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在那个风云激荡,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年代,有一群辩士,他们穿梭于刀光剑影之间,以卓越的辩才和超人的胆识,游说于各国之中,他们或语携风雷,慷慨陈词,或欲擒故纵,委婉机智,常常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他们运用自我的智慧和口才,轻简单松地挽救了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真是“一言能够兴邦,一言能够救国难”啊!在这众多的游说者中,我最欣赏的是一位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只身赴险,说退秦师的英雄――烛之武。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是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应对风雨突变,亦毅然而去,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外交家。他是一个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透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能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在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下,最终他决心从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他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应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晋的势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的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和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烛之武到了七十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向不得重用,其间忍受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提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了人生的最后的一击,为自我的一生画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这天的我们:即使暂处逆境,也就应不断磨砺自我,乃成大器!
历史人物优秀作文篇4
你的一生如此波澜,但你却像一叶平稳的小舟。这样洒脱的处世为人,超然物外又重情重义的你,会料想到今日众人将你歌颂?
——题记
江水不停地拍打,冲击着崖壁,激起雪白的浪花。赤壁古战场,痕迹犹存,眼前仿佛看到那火光冲天,喊杀声灌满了耳朵。江中有一叶扁舟,伫立在船头,风卷起他的衣襟,他在低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是你,就是你,有着旷达心境,宽广胸怀的你,即使是官场失意,依旧放荡不羁,乐观向上的你。
琥珀般的思绪飞扬,旭日喷薄般的才情流转,超然的风范倾倒众生,俯仰万世——苏轼,他的诗有雄浑的蕴藏,令人浮想联翩,让时空飞腾;你的文有高山流水的风雅,清新畅达,洗尽浮华。那时,仕途顺达,皇上重用,才华横溢。然而,太耀眼的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们媚笑着走过来。历史的阴霾从此牵绊了你的一生。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你能驾一叶扁舟,出没于惊涛骇浪而从容应对,豁达处之。于是,所有的不幸与痛苦,都在这旷达的胸怀中化成一缕轻尘。那些小人不懂,可江上的清风懂了,山间的明月懂了。在这场与邪恶的拔河中,你胜了。你远离了喧嚣,回归于纯净空灵;你习惯了淡泊,才情才更加俊逸洒脱;你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响彻千古的名字——苏轼。
苏轼,我喜欢你的淡然。欧阳修一时多虑将你判为第二,而你,只是淡然地笑了;朝中无人同你一样看透朝政,你毅然请求外调,离开时,不舍地笑了;被人冤枉,差点送命,你无奈地笑了。本属于你的东西没了,本可保住的官职丢了,本子虚乌有的事情让你心力交瘁……但你,却还能如此淡然地面对生活,依旧高唱出“会挽雕弓满如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之歌,依旧感慨“物与我皆无尽”的人生哲理。
苏轼,我喜欢你的'直率和善良。为了百姓,你修建黄楼,上万言书给皇帝,劝谏不成,你又不愿见百姓流离失所,只得用你最有力的武器——笔,给统治阶级当头棒喝。你愤然,为百姓谋生计,最终,却给自己惹来“乌台诗案”。我想,这是你的本性,可爱如你,率真如你。
苏轼,我喜欢你的柔情。谁说一进官场,心就会如石般坚硬,冰冷?与兄弟的离别,内心很难受吧?七年未见,其实很挂念他吧?七年,七年了,喝的大醉之时,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安慰自己。与妻子阴阳相隔很痛苦吧?这痛苦,你怎能忍受十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鼻子一酸:整整的十年,你都不曾忘却,是怎样的柔情,才能写出这样痛彻心扉的诗句?
苏轼,我喜欢你的旷达和豪迈。是怎样的气势与雄心,吟出“大江东去”的豪气,“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唯有你,在这历史长流中,写下如此气吞山河的诗句。
跌宕起伏的人生,连绵不断的情缘,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你啊!你的一生,就像词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多希望有你的诗,你的品行,相伴一生。这样,便永不孤独。
历史人物优秀作文篇5
有一个人,他身长十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手持62斤重的禅杖。为人性烈如火,好打抱不平。大家猜猜这是水浒中的哪个人物呢?对,他就是鲁智深——我最敬佩的一位英雄。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一个正义的你。单凭你与金翠莲父女的萍水相逢,就能让你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们。我相信,你一定知道,你救了他们你无利可图;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救她会因此得罪镇关西;我相信,你一定知道打抱不平反而会让自己处于不利的环境中;但我更相信,你宁可放弃所有利益,执著地帮助这对孤苦无依的父女。
当你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就注定了你将失去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注定了你今后被迫逃逸与躲藏的生活,也就注定了你从此开始浪迹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我看见你“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时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这样做,对你来说到底值吗?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你。你与林冲结拜为兄弟,当听到林冲被害的消息,你二话不说就去野猪林,还送他到沧州。如果不是你的英勇果敢,还会有今天的林教头吗?
在我看来:江湖之上,也就只有你能称的上一个“义”字吧!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是一个爱喝酒吃肉的你。有人说你“假僧真佛”,不错,你是爱喝酒。但只要心中向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尽管你因为三拳打死镇关西而背上人命官司;尽管你因为大闹五台山而被赶出寺庙;尽管你大闹桃花村只为了帮助一个被逼婚的女子;尽管你倒拔垂杨柳只为了耳根清净。你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豪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