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助于培养朋友们的反省能力,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先梳理好一个框架,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清明寄哀思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1
天气灰蒙蒙的,正如我们这行人的心情——思念中略带一丝哀悼。
来到山脚,我看着山上那一方方低矮的宅兆,仿佛一个个亡灵正蠢蠢欲动,一份份思念早已破土而出。
沿着蜿蜒略带坎坷的山路而上,我的记忆带我找到了那一方久违多时的宅兆。站在宅兆前,看着墓碑上那清瘦、和蔼的笑颜,我的思绪恍若隔世般飞回到那一年夏天,在那个小房间里,在那张病榻前……
那年夏天十分燥热,那个房间更是热得让人几乎一刻也呆不下往。然而那天晚上的寂静替换了燥热。由于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姥姥离开了。
没有人大声地哭喊,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流着泪。而卧冬由于年龄小而丝毫体会不到死亡带给人的悲痛,此时此刻我并没有站在人群中哀悼,而是在一旁的竹榻上自娱自乐。没有人留意到卧冬而我也丝毫没有体会到当时他人的心情。
死亡的悲歌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而我却是一个局外人,丝毫没有被那样的气氛感染。从姥姥往世到将她的骨灰送上山,自始至终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是我冷血吗?购物屋我竟然连最疼我的姥姥往世了我都没有丝毫感慨!是我年龄太小吗?不懂人情世故,不明白什么是死亡!
当我再走进那间房,我再也听不到那张病榻上姥姥的呻吟了,再也看不到姥姥忙碌的身影了。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吗?她可以摆脱病痛,或许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悲伤吗?我们永远失往她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今站在这一方矮矮的宅兆前,我很想就这样趴在坟头,放声大哭一场,以弥补我当初的遗憾。可我哭不出来,心里的思念早已替换了遗憾。
姥姥,你一定要幸福啊!
天已放晴,再次抬头,一道光从我头上闪过,仿佛远处有一个人正对我微笑。姥姥,我知道你回来了,就在清明节,或者说你一直活在我的心里,不曾离开。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2
又是一年清明节,打开思绪会有些许感动存于心底。对亲人的思念像藤条一样缠绕心底,永远挥之不去的心痛。
姥姥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多少次梦中看到她和蔼慈祥的笑容,体味着温暖的怀抱。我声嘶力竭的呐喊,但是永远是一场梦。20xx年六月十三日,姥姥安详的走了······
我的童年是姥姥陪伴我度过的,童年的记忆始终是美好的。姥姥给与我的关怀,一生都无法忘记,那点点滴滴的温暖,现在想起来还有些许余热荡漾在心头······
无数个炎炎夏日依偎在姥姥的怀里,姥姥扇着扇子送来习习凉风、驱赶可恶的蚊子;多少个日日夜夜,姥姥为我缝缝补补,一针一线是那浓浓的爱意。上学的早晨,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放学时,大老远就看到姥姥弱小的身影;傍晚,姥姥迈着蹒跚的脚步左邻右舍的寻找贪玩的我回家;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忘不掉,姥姥吃我剩余的西瓜而烙下的胃痛;忘不掉,听姥姥娓娓动听的讲故事的安静;忘不掉,姥姥玩老人牌时,我在旁边为她数钱的满足;忘不掉,我姥姥一起睡觉,温暖的被窝;忘不掉,姥姥做的美食的味道。一切,犹如皆在······08年,得到姥姥去世的噩耗,我犹如晴天霹雳,心痛的无法呼吸。眼看着躺在床上,却阴阳相隔的姥姥,我哭的天旋地转。眼睛肿了、声音哑了,却无法换回姥姥的再生。当时第一次,体会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
如今,姥姥离去已经八年,而姥姥温柔慈祥的声音依然伴在耳边,姥姥和蔼可亲的笑容依然涌现在眼前。亲爱的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我多想日日夜夜陪伴在您的身边······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3
今天下午,我们四年级级部将要去烈士陵园扫墓,在老师的带领了下大家手持亲手做的洁白的花朵,穿戴整齐,神情庄严肃穆,各中队整齐列队准备出发。
我们激动地踏出了校园,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狂奔到马路对面,迎着灿烂的阳光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气喘吁吁的来到目的地——烈士陵园。
到了里面我第一眼看见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小亭子,往下一看,那是一座矗立在菊花丛中的墓碑,我想它一定就是无名烈士的纪念碑吧!穿过一片松树林,就来到了神圣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在那里,有一座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革命战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同学们都安静地排着整齐的队伍,感受着这庄严的气氛,虽然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但这么庄严的气氛似乎让我有点透不过气来!
仪式开始了,少年先锋队代表到众人前演讲。她庄重的讲道“有不计其数的战士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五星红旗是他们的鲜血染成,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时时刻刻佩戴红领巾,这样我们才不忘他们,永远记住他们!”
我们少先队员被这次演讲感动了。每个班的代表上去敬献花篮,我想:先烈们的正义灵魂也在被感动着吧!接下来在大队辅导员刘老师带领下我们庄严宣誓,宣誓结束后我们绕到浮雕后面缅怀每一位先烈,看见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名字,我内心很激动,眼睛慢慢湿润了,我默默的想,“我一定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努力做好每件事,不辜负先烈们!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还沉浸在对先烈的缅怀之中,这次的扫墓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为了祖国的繁荣强大,我要加倍努力,勤奋学习!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4
已是清明。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是乡间少不了的景观,纷纷细雨,让清明时节的乡间,多了一分哀思。
但于我,快乐的音符占据了我的整个清明假期。
因为在我的村子,就有个不成文的习俗,清明时节要烧野米饭,而且这野米饭年年要在同一个地方、以同样的菜肴出现。
清明节前,村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合计着野米饭的事情:您家烧一锅,我家煮一桶;您家准备汤,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那一天,家家烟火,处处人堆。孩子们总是跟在大人后面找空地,摞砖搭灶,不一会儿,大家就都准备停当了。接下来,孩子们在大人的指挥下,去各处捡柴火,去年过冬留下的桑树枝与路上晒干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拣来就能烧。等到万事俱备时,大人小孩齐上阵,您不让我,我不让您,都抢着干这个干那个。
捣鼓了半天,野米饭总算齐备了,这个时候电话也开始热闹起来了。不一会,各路人马从不同的方向凑了过来,村子开始沸腾。年长的老汉一声招呼,野米饭盛宴正式开始了。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是谁家的亲戚,更不管年长的还是年幼的,大家都会“抢”只碗来盛饭夹菜,没有抢到座位的,就四个一群五个一伙地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甚至连田垄上也会成为他们的乐园;围坐在桌边的老人,红光满地呷一口酒,三五两句地聊起了过去,激动之处还会哼两句过去的情怀。
渐渐地,夜幕降临,人们带着无尽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里一盏盏的灯渐渐灭了,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乡间情怀却美美地留在了每个村民的心间。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5
星替更移,日月轮回……当柳芽泛绿、春意渐浓的时候,一年一次的清明节,在浑然不觉中,来了。一股酸劲涌上了我的心头,化成泪水,从眼眶中流了下来。
妈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亲近的人,离开我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你知道吗?你的离开,让我又是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会马上变得沉默,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苦苦的,涩涩的。因为你是生我养我的,是我生命中第一个启蒙老师,我何尝你觉得难受呢?
你知道我有多么想念你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都希望你在我身边,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我们曾经的回忆。每当想到你,我这整个人,就和平时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本来,我很开朗,性格外向,看待生活比较乐观;而想起你的时候,就会变得沉默,性格变得内向,看待事情也比较悲观,脾气也会莫名地暴躁起来。
你还记得吗?我最喜欢和你在沙发上,手中拿着遥控器不断地换台,一会儿看看新闻,一会儿看看电视剧,那是我最自由的时刻,也是你,最舒服,最惬意的时刻。我多么希望,你仍然陪在我身边,教导我,抑或是训斥我。
清明节,让我对你的思念更加浓烈,就好像喝了一杯烈酒,使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虽然我们无法相见,但是,你的身影却仍然留在我的心中,永不磨灭。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给人 的印象总是一片湿。现实也是这样的,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怀念的味道来。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又再飞回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你却一去不复返,一直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我和你近在咫尺,却又阴阳相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你相见。这怎能让我不悲伤痛苦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已经荡然无存了。我还记得那时,我和您还有家人一起祭拜先祖,你那时用那粗糙的手掌紧紧握住我稚嫩的小手,生怕我摔倒,到了那个被树隐藏的“世界”里,你教我和您一样跪下来,一起祭拜老祖先,慈祥地对我说道:“磕三个头,做三个楫……”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您总会带我去湖边散步,望着我淘气地在雕塑上乱爬,总是眯着笑脸。今天,我再次抚摸它,感觉有点熟悉却又有点陌生,仿佛又看到您在树荫下的微笑。每次过年,你都会跟我买一大推烟花,陪我在家附近玩耍,帮我一次又一次点燃烟花,使我一次又一次得到笑点……
可至今这些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在我的眼前。爷爷您放心,家里一切都好。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弟弟也已经比以前听话多了,我也懂事了不少,已经比奶奶还高了呢!家乡的道路已经改装了,家也进行了装修,我多希望你也能看看啊!
爷爷你放心,你教育我们的“吃苦耐劳”,我一定会铭记于心,在学习上也会肯吃苦,好好学习,使这个家变得更好。
清明寄哀思作文篇7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
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的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