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Fallinlove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积累的心得体会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5篇

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篇1

95岁的张富清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在战场上也好,在和平时期也好,只要是党给的任务,就要好好完成,”这句话虽然朴素,但是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用一生的付出,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对党的忠心。

一、深藏功名,默默付出:身披戎装,保家卫国;退役不褪色,张富清在永丰战役第一个跳下城墙,舍生忘死冲锋陷阵,,随后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共计两次,除了特等功,还有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但是,他转业后居功不自傲,对自己的荣誉隐瞒不宣扬,还主动要求到偏远贫困地区工作,并且用半辈子的时间在山西县城的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绩。在此期间,没有一次提起过自己的成绩,没有提过自己立下了大功,更没有把自己当作英雄,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二、时刻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曾经的岁月,留给张富清的,有光荣,当然也有战争的伤痕。在他看来,这些伤痕则是另一种奖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他做到了永葆初心,做到了对党忠诚”。根据资料记载了解道,2018年的11月份,张老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因为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可以全部报销,明明可以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然而老人只选了价值3000多元的最便宜的晶体,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精神,时时刻刻为党和国家着想,将个人利益放在最后,时刻衡量自己的价值,却不计自己立下的汗血功劳。他的党性修养与政治觉悟让我十分受震撼。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2019感动中国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篇2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驰而不息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是要进一步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像老英雄张富清那样,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让信仰的力量护航奋斗新时代,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心中有信仰,才能永葆公仆之心。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定理想信念,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好人民,做好人民的公仆。作为党员干部首先从自身做起,带头发挥模范作用,让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补足精神上的之钙,防止得软骨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心思放在抓工作上,努力为党分忧、为民奉献,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

心中有信仰,才能校准人生奋斗航向。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动力之源,理想信念是思想之堤,只有守住了理想信念的根源,共产党员的人生才不会跑偏,才会在正确的职业道路上前行。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之光照亮人生奋斗航向。

心中有信仰,才能脚下有力量。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时刻有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他往前走。老英雄张富清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新长征路上,我们要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要践行“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将坚定的理想信仰融入血脉、融入灵魂,让信仰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自觉价值追求。

以时代榜样为标杆,追寻信仰的力量!“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长青。”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正是有了老英雄张富清这样的先进人物,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追寻信仰的力量,就要以时代榜样为标杆,始终怀着一颗对党忠诚之心、为民勤谨之心、求实进取之心,坚守信念信仰,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淡泊名利,砥砺前行,努力做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奋斗者。

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篇3

张富清老同志经历过九死一生枪林弹雨的解放战争,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显赫的功绩,低调的人生,60多年深藏功与名。每一份荣誉背后的精神都如此厚重,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体悟、践行。

朴实纯粹、淡泊名利,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国家有困难,不占群众、公家的好处,精简人员,首先从自己脑壳开刀。“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不搞差异化、特殊化,选择和普通人一样的标准……功勋章的背后不是奢求更不是奢侈,而是淡泊是纯粹。正所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张富清老同志的淡泊、勤俭,让自己坚守政治底色、党性本色。在新时代的今天,仍有个别党员干部贪欲不减,德行不高,党性低劣,从而使自己误入歧途,自食恶果。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更是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问题。一种选择,一种人生。党员干部们自当以榜样为方向,对照先进,对标看齐,修养党性,明志致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让我们用好“活教材”,凝聚强力量,在壮阔的中国道路上,接续奋斗,努力奋斗,书写忠诚于党、奉献于民的新篇章。

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篇4

部队军营,战功赫赫。1948年,24岁的张富清离开陕西汉中洋县的家,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二营六连的一名战士。先后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子战场冒着枪林弹雨,不顾自身安危保家卫国,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退役转业,低调奉献。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克己为国,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张富清首先动员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他辗转多个岗位,一直默默地做着一颗螺丝钉;他年逾八旬截肢,自己锻炼用义肢走路,没给国家添过一份负担。

他正是时代最需要的人,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全体党员干部要奋勇朝前,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将政策做细、做小、做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开局之年,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呼唤更多的改革先锋、汇聚更多改革力量,接棒继续跑好伟大复兴的接力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学习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张富清事迹学习感悟。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他是时代最可爱的人,谦逊,务实。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立足当下,充满斗争精神,永怀爱国情怀,为国家披肝沥胆,奉献一切。

张富清事迹心得体会篇5

基层党员干部表示,张富清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让人景仰,基层工作人员要传承和弘扬张富清老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火热实践,投身乡村振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甩开膀子干、撸起袖子干。

基层老党员说,我们要学习战斗英雄,就要匡正人生价值坐标,始终以英雄为榜样,强化担当奉献意识,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坚决完成党交给的每项任务。

张富清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多次战斗中都是担任突击队员,这种不怕牺牲、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名军人去学习。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狠劲,不讲条件、不提要求,真正将各项工作具体扎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