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把写心得体会纳入日常计划,能让反思成为自然而然的习惯动作,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1
10月26日至27日,我参加了都匀供电局“心肺复苏及现场急救”的培训学习。以前让我认为简单和不重要的救护能力变得如此重要,如获至宝。
作为电力系统的一名员工,必须学会心肺复苏及现场急救这一课,防止在工作中出现任何伤害时能得到及时自救或救助他人。虽然以前我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但我还是通过书籍了解一些,总觉得是那么简单,仅仅是对人“吹吹气、压压胸”而以;但在通过培训才知道救护知识的重要。
26日早晨七点,我们贵定供电局13名员工被安排乘坐局里的车子赶往都匀供电局六楼会议室。在那里有上百名员工一同坐在宽大的会议室里。来自贵州省红十字会的金老师一上台,宣闹的局面立即变得如此的安静,只听到老师讲话的声音。她讲课风趣而幽默,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把授课的知识讲得很精彩。她的讲课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她在讲每一个知识点之前,她都会先讲一个因为急救不及时或抢救错误的事故范例,使我聚精会神地听着。
在培训过程中,讲师简单概述了人体结构,肝、肺、胃等器官的具体位置,也便于在做心肺复苏时能及时找到按压的地方。讲师着重讲了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和创伤救护这两章。在讲到重要知识点时,她就会叫学员上去模拟示范,使所有学员都听懂,并且能够正确地运用。比如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将受伤者平躺且脸朝上,然后探测其动脉是否跳动;若没有则须进行人工呼吸,先用两指将其下颌向后仰,使在吹气时能无阻地进入其肺部;在找对胸部按压的位置时一定得小心,否则会压断肋骨,先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双侧肋弓的汇合点处,用左手掌根部贴在汇合点上一段就是按压位置;按压胸部时不宜过快或慢,要稳稳地有节奏地按压,并且要以吹2口气按30下的比例进行,若30分钟后心跳还没有复跳,才能放弃救护。讲完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后,我们就开始对创伤救护知识的学习,这一章我们学习了现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的知识。刚开始我从字面看上去都觉得很轻松、很简单,但学习了后才知道在搬运、固定等救护时需要很多细节,若不小心就会导致伤者至残或死去。比如在颈部损伤时,不能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必须用有一点硬度材料将伤者的颈部固定下来,不能摇动;做好临时处理后就将其慢慢送到医院或打120救助电话。
总之,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很多临时处理的救护知识,尽管2天的时间没有全部学懂,但下去后我会认真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在以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我会用我所学的救护知识帮助自己及他人,让他人尽量少受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2
研究者采用了专门的按压器来实施oac-cpr,以避免按压肋骨。在没有按压器的情况下,施救者可以用手进行腹部按压。研究者同时表示,若oac-cpr的复苏效果能够被其他研究验证,那么这将可能被广泛接受,成为主流的复苏方法。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认为,oac-cpr的复苏效果只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现在就否定传统cpr为时过早。他分析,oac-cpr在呼吸和循环两个方面都起作用。腹部按压可以增加腹主动脉阻力,从而增加冠脉灌注压。腹部按压还可以促进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另一方面,腹部按压放松时,可以使得膈肌下降,导致胸腔负压增大,有利于空气进入肺部。
传统cpr强调有力地胸外按压,可以间接挤压心脏,使血液进入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与之相比,oac-cpr是通过阻断腹主动脉造成血液回流,并非直接施力于心脏。对于失去节律的心脏,这样间接地作用能否让心脏重新开始输出血液,李教授持怀疑态度。他说,该研究并没有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因此腹部按压的间接作用究竟对心脏恢复心排血量有多少作用并不明确。李教授认为,有力的胸外按压显然比间接作用更能够帮助心脏恢复心排血量。李教授说,传统cpr的效果已经过40~50年的验证,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都肯定了传统cpr的作用。现在传统cpr是被广泛公认的急救方法。当然,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oac-cpr在动物实验中得出了积极的结果,但是该研究缺乏有效的对照,仍然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3
关于这急救培训,我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操作起来就会乱七八糟,拿学习心肺复苏来说,看老师做起来很容易做,只是要说的话,要记得东西比较多,但总体来说不算难,但是当我们进行实际操作时,总会忘记很多东西,手忙脚乱的,所以一旦遇见紧急情况,一定要学会冷静。
还有就是要多练习,多实践。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头脑,这很重要,我们以后会面临很多突发情况,而每一次的冷静分析都有可能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下午的课程则是四个要点: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个要点循序渐进,相辅相成。陈老师也如同上午的课程一样,从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这四个要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来讲解了四个步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同学们则分组进行了练习,你来我往,大家也练习的非常认真。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再完成今天的学习后我们还进行了一次急救考试。考试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首先是心肺复苏术的考核,然后是包扎的考核。考试虽然严格,但是所有的同学都顺利过关,为今天的培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通过今天的学习培训,我们深刻意识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掌握了必要的急救技能。当然我们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永远不要用到这些技能,但在危难来临时我们也能应对自如,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意义吧。
总之,这一次的培训有很多收获,虽然现在可能不会用上,但总有一天我们可以用现在学的只是去救助生命,这将会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作为医学生,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提前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医学,了解了面对紧急情况我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会做一个帮倒忙的人,而是实实在在帮助别人的人。虽然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记住,但是,一旦发生该类事件,我一定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不会对伤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4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生命危险的事,那么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好一些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对院前急救的一些知识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一个工人来说不认真操作机器很可能带来一些危险。通过刘部长给我们培训关于院前急救知识有一些心得体会:关于这急救培训,我感受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原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操作起来就会乱七八糟,拿学习人工呼吸来说,上面写得很详细,但是需要注意的很多,要呼吸频率、按压。总之要记得东西比较多,但总体来说不算难,但是当我们进行实际操作时,总会忘记很多东西,手忙脚乱的,所以一旦遇见紧急情况,一定要学会冷静。还有就是要多练习,多实践。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头脑,这很重要,我们以后会面临很多突发情况,而每一次的冷静分析都有可能拯救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总之,这一次的培训有很多收获,虽然现在可能不会用上,但总有一天我们可以用现在学的只是去救助生命,这将会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为自己为他人的生命,我觉得这次培训让我提前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医学,了解了面对紧急情况我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会做一个帮倒忙的人,而是实实在在帮助别人的人。虽然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记住,但是,一旦发生该类事件,我一定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不会对伤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就是我的培训心得。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5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在救人的黄金时间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了今天的急救培训。培训课上林老师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图片并播放了一些灾难视频,看着图片和视频里人们痛苦的表情和亲朋好友悲伤的泪水,我深刻的意识到了救助他人的重要性,同时也了解了急救的必要性。接下来林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原理和在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还精炼的提出了“安叫叫cab”的口诀,对我们的记忆和理解起了很大的帮助。随后我们来到假人面前,按照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实际的操作。练习的同学们聚精会神,争分夺秒,仿佛来到了急救的现场;观看学习的同学们则目不转睛的看,心理默默地记。相信这样的实操能对大家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在需要我们的时候能拿得出、救得活。
下午的课程则是四个要点: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个要点循序渐进,相辅相成。陈老师也如同上午的课程一样,从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这四个要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下来讲解了四个步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同学们则分组进行了练习,你来我往,大家也练习的非常认真。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再完成今天的学习后我们还进行了一次急救考试。考试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首先是心肺复苏术的考核,然后是包扎的考核。考试虽然严格,但是所有的同学都顺利过关,为今天的培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6
今天放学之后,我到友阿楼下逛了一圈。早就听说友阿的地摊经济红火,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果真如此,友阿楼下热闹非凡,到处人声鼎沸,空气中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但最吸引我的摊位是——免费教学心肺复苏。这是由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的标语既接地气,又有疗愈效果。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千千万万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亲和力极强。这些专业的医护工作者应该也称得上相当优秀的老师。因为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简洁明了。
他们的示范标准流畅,教起人来,一丝不苟。
他们一开始教明白的成年人,逐个指导,逐个纠正。
对做得好的环节,毫不吝啬他们的夸赞。看,那位男青年听到表扬后,嘴角上扬,笑得乐开了花。
右手放在下,左手放在上,双手交叠在一起。记得手指往上翘哦。
双脚与肩同宽,身子向前倾。这样才能使上劲儿。
来了一群小朋友,看他们跃跃欲试的样子,白衣天使们真的是不吝赐教。
这一长条全是心肺复苏的模具。每个摊位上都有好奇心重又相当具有爱心的小朋友。
这些孩子们学习时比在学校的课堂中还要认真,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救急,有的时候更是救命。
家长们也相当给力,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家孩子,仿佛自家孩子也俨然变身为白衣天使。
看到小朋友们如此勇敢,我也按捺不住好学之心。我放下包,跟着美女护士学习心肺复苏的救急知识。
由于我先向美女护士打听了整个操作流程,轮到我实践时竟也有模像样的。
首先,膝盖与肩同宽,身子向前倾。
再找到模具的双乳连的中点,用右手的大鱼际压到终点位置上。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双手上下交叠在一起。手指往上翘,双臂绷直。
每分钟压100~120下,下压深度为5~6厘米。
美女护士让我每组做30下,我感觉都有些吃力。她告诉我,真的急救时,每组做150下,至少做5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在模拟的过程中,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按得过快,二是按压深度不够。
今天真是长知识了,希望中医院把救护车开到咱们学校,带上今天演练的这些模具,教教全体孩子们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我觉得教这些急救知识是孩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不管学校与医院联不联手教这些急救知识,至少我会交给咱班的孩子这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因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愿我们的孩子人人都有一颗黄金般的善良的心。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7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搏骤停(ca)患者的主要手段,心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突发的心脏停止搏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和人体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并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对心肺复苏发展的认识
cpr由“点”而发,是针对心脏等器官所在位置,而建立的人工循环与呼吸。
cpr由“线”而发,是针对心脏及毗邻器官心肺脑等连起来,建立的人工循环与呼吸。
cpr由“面”而发,是针对心脏及毗邻器官所在的胸腹、四肢、头颈部位,而建立的人工循环与呼吸。
心肺复苏技术发展现状
cpr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但从目前来看,并未显著提高全球ca患者生存率,我国ca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也仅为1% 左右。这也意味着仅从单一cpr技术的角度定位cpr已不适宜。!
心搏呼吸骤停80%发生于院外,这就需要对民众进行预防心搏呼吸骤停常识的普及,以及急救措施的宣传;需要预设相关急救复苏设备;更需要预告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等等。
如何理解“立体心肺复苏”?
是结合时间、空间、世间“三维度”,运用点、线、面、体的综合技艺。
针对ca患者前期采用预防、预识、预警;中期采用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后期采用复生、超生、延生的生命复苏生存环体系,可达到人工循环与呼吸共生。
立体心肺复苏的意义
立体心肺复苏建立起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自然的联系与融合。通过对它的认识,有助于拉伸生命时间曲线、拓展生命空间环线、放大生命世间弧线、平静生命人间直线。
专家呼吁:要共同来丰富立体心肺复苏内涵和外延,传承昨天之生命、融合今天之生命,开创明天之生命,让大众真正享有生命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专家介绍:
王立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
心肺脑复苏心得体会篇8
参加完两期的急救知识培训,我受益匪浅。
20xx年5月19日,在同学那里得知有急救知识大讲堂这样一个公益活动,毫不犹豫跟同学一起参加了第三期的培训,在会上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更加清楚了急救的意义,三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很快,会后我积极自愿加入了急救志愿者协会。
5月26日第四期培训,我提前报名作为会场志愿者参加,这次学到的更多,对这个协会和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到了更加规范的动作,还结交了很多朋友。
会场上急救医护人员给我们深度剖析各种急救失败和成功的案例,让我感触很多,缺乏急救知识,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显得多么无奈,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动作有可能就会造成一个生命的流逝。
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生活中,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救护车的速度是交通决定的,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会让一个生命稍纵即逝。因此,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实际行动起来,掌握急救知识,为了每一条神圣的生命。起码让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做的不再是无奈和等待。
如果人人都行动起来,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加入,会和所有的志愿者医护人员们一起努力,让1%的概率不断朝着100%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