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一种议论性质的书面文体,你知道该怎么写吗,通过写心得,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少年读书心得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少年读书心得篇1
以前,鲁迅这个名字对我而言,不是很熟悉,但经常萦绕耳畔,在爸爸妈妈的熏陶之下,我对鲁迅有一些些了解,长大之后,鲁迅更是妇孺皆知,爸爸还曾向我推荐他的作品,我常常很疑惑,鲁迅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的爱戴与敬佩呢?这次,我终于在六年级真正了解他了。
从17课《少年闰土》中,我知道了鲁迅爱憎分明,憎恶旧社会的阴暗,他向往农村生活。从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关心下一代青年人,他很幽默乐观风趣,他乐于助人,倾囊相助。我觉得这一点值得赞赏,我在生活中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会向鲁迅学习这种精神。他关心女佣,对人平易近人,他在我心目中那么高大。从19课《一面》中,他忧国忧民,对作者十分地好,从20课《有的人》中,我得知了鲁迅为人民做牛马,愿做野草,甘为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学习了这一单元,我深深的了解他的为人。
他一生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是我敬佩不已。他忧国忧民,心里装得全是人民。见到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民,他倾囊相助,给予关心。他憎恶旧社会,以笔为武器用精神的力量唤醒沉醉的国人,来反抗敌人,迎来胜利,对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轰轰烈烈的大事,鲁迅曾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例外:经常遇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受伤了,鲁迅会细心地帮他包扎,还会给一些钱。虽然微不足道、小恩小惠的事,可受到了鲁迅的帮助的人呢,会记他大恩大德的,他为人类做过的事,我们只能忘怀呢?鲁迅虽然辞世了,但他虽死犹生,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鲁迅,对于我不再陌生的字眼,鲁迅,一个忧国忧民,平易近人、豁然开朗、关心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他,他在我心中是那么的高大,鲁迅,我对他总是很好奇,他怎么这么出名出名呢?到六年级时,我才真正知道他,他一生以笔为武器,奋斗了一生,他珍惜时间,他所有精神都激励我前进,他的乐观精神让我知道不能放弃心中怀着的信念;他的惜时精神精神让我知道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他的读书精神让我知道只有刻苦努力学习,才有成就,让我们学习他所有精神,朝着我们的美好梦想奋斗吧!
鲁迅,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少年读书心得篇2
这部作品以毛泽东等青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求学生活为主线,充分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优秀青年为追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以前中国是那么弱小。让许多中国人在这片国土上没有安全感。安全感从何而来?一切都源于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而且我还发现,以前的女孩子不太能上学,只有那些富人家的女孩子,才有可能上到学,大部分呢,都去给别人家做丫鬟来维持生计,从中就一个小姑娘,名叫阿秀,她是刘俊卿的妹妹。他的父亲是摆臭豆腐摊的驼背。他的.父亲和妹妹未能够供刘俊卿读书,父亲一狠心把女儿卖给别人家当丫鬟。可刘俊卿竟然不珍惜,还把妹妹赚来的那一点点工钱,用来买了一双锃亮的皮鞋。到校门口的时候,刘俊卿把行李从他爸爸的肩上拿下来,自己扛着行李朝前走,两人拉得老远老远。校长问他,这是他的什么人?刘俊卿却说,这是他顾来挑行李的。
看到了刘俊卿,我便觉得,这真是我看到的最不知道感恩的人,一点都没有羞愧之心和感恩之心。如果把刘俊卿换做是我,我绝对会非常非常的珍惜,这一点点的读书机会和时间,我会用来更努力地读好书,不会注重自己的外表,我认为,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当然,里面的主人公是我们的开国主席毛泽东。他小时候也有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脾气十分倔强,很要面子等。但他十分爱看书,只要捧上一本书,就停不下来。他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他喜欢把报纸上面的那些边边角角,剪下来,用来做笔记,只留下那些报纸上有字的部分,而且他不懂就问,见谁都问,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看的书,你一翻开来,就会发现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他写的字,哪些是书上本来就有的字。因为他这个原因,原借他书的人,借了一次书后,都不肯借给他了。
当然,毛泽东的成长,不仅仅是因为爱看书,还得益于包括严格的家教和帮助他的老师。袁吉六、杨昌济等老师都非常喜欢他。毛泽东读书时偏科,他喜欢的科目,就学得特别好,每一门功课第一。不喜欢的数学、画画、音乐等科目,都是倒数第一。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毛泽东一开他那个破嗓子,嗓门大得就连隔壁教室的学生都听得见,太难听了。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毛泽东就拿出课外书,在桌子底下偷偷地看。在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要求画半壁见海日,他画了一条横线,一个半圆,就算是半壁见海日了,每次第一个交了之后,就开始看书。老师们都拿他没有办法。校长孔昭绶,也特别喜欢毛泽东,要求他喜欢的科目就一定要考全校第一。不喜欢的科目,必须要考60分以上就可以。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自己也需要加把劲了,有这么多老师喜欢我,我千万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还来得及,加油吧!我要牢牢记住这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读书心得篇3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人面前意味着判决、处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平。古罗马的西塞罗曾在《论法律》中说道:“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
也许很多同学会觉得法律对于身处校园的我们来说,似乎还是那么的遥远;也许很多同学会觉得我们一直都没有做过什么违反法律的事。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却是一个真实的血泪故事。他曾经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少年!品行端正,成绩优异,在学校的光荣榜上总能见到他的名字,在荣誉的领奖台也常看到他的身影,在老师眼里他是三好学生,在同学们心中,他是天之骄子。但,就在十三岁,这五彩的梦却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父母的离异使他仿佛一下子坠入了无底深渊,他学会了抽烟、喝酒、逃课、上网甚至打架,从此教室里鲜见他的身影,光荣榜上不再有他的名字。他远离了老师和同学,却与不三不四的人做了朋友,就在他生日那天,他因参与社会上的打群架,致人重伤,而锒铛入狱。法律无情,铁窗无情,他有的只是用眼泪浸泡的悔与恨!青春的花蕾,项刻间便叶落花凋,青春的梦因一念之差破灭了!他在监狱中,曾经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哀求狱警:“放我回去吧,我改,我还要上学呢!”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西方哲学家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性格久而久之会成就一种命运”。是的,他的命运不是一种偶然,而是行为的必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积小恶成大恶,最终必然自食恶果。
我们中学生,作为最直接接受教育的群体,更应该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即便是现在我们生活在校园里,但是将来有一天,我们步入社会,遵纪守法依然应该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应该是每个人最开始的道德底线。我想,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沐浴着学习的微风,就是为了在离开校园之后,能够本着遵纪守法的态度,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确,现在看来,我们应该是最不可能违法犯罪的,然而这正说明了,我们更应该学会“遵纪守法”,以避免将来在社会中走弯路、走邪路,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
在梦想扬起风帆的青春时代,不要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让岁月因我们谱出更动听的歌!
少年读书心得篇4
或许,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吧。每个人也会有闪闪发亮、被需要到的地方的吧。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看完后久久不能忘记牧羊少年圣地亚哥那努力的身影……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因为连续的两个梦而励志要到埃及找到宝藏,于是他放弃他的牧羊,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千辛万苦地来到了沙漠。可是故事还没完,想要得到宝藏还不是那么容易。在残酷的战争和各种困难的挑战中,少年没有放弃,不管是梦想还是爱情。最终,他实现的自己的梦想。看完之后,我被打动了,良久都沉浸在书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当中。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这句话在书中出现了很多次,也是在男孩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激励他继续前进的话。那是撒冷之王在广场上告诉男孩的一个真理。这其实只是很普通、很容易理解的一句话,但却让我异常感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是必然的,但是谁又真正付出一切仅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男孩的梦想是找到连续梦到两次的宝藏,这看上去很不真实,男孩也几次想过要放弃,但是这句话始终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明白了,或许整个宇宙也会被他的行为感动呢,也会帮助他呢,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成功或是失败呢?所以他还是选择继续前往埃及,尽管他一无所有,尽管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抢走,尽管他在途中遇到再多的危险……
在生活中,我们又有没有因为一点点小小的困难而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呢?回过头来想想,真的很不值得!自己这么辛苦地为了梦想而踏出的一个个脚印,就这样被一个小小的困难给毁了。其实困难并不可怕,他只是我们成功路上必须突破的关卡而已,你没勇气面对,那你就永远没办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你成功了之后,再回过头看看,其实那些小小的困难都不算什么,那不过是路途上特别的一道很风景线罢了。书中的少年最后到达了埃及金字塔,却没有发现宝藏,还被人打了一顿,当时他已经绝望了。但是他的梦想还在他心中闪闪发光,那一丝微弱的光芒足以照亮他强大的内心。少年听了打他的人讲述了他做的关于宝藏的梦,最终回到自己最初放羊的地方找到了那份属于自己的宝藏。这看上去似乎是个笑话——少年经历了这么多艰难的历程结果轻易地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在自己身边。但少年没有抱怨,在看到那宝藏之后,他笑了,他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感到高兴。那一路上的艰辛根本不算什么,至少在这段路途中他还收获了他梦寐以求的爱情。那是一个多么美满的结局啊!那是一个多么勇敢坚强的男孩啊!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信念,我们也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像牧羊少年一样闪闪发光。加油!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
少年读书心得篇5
夜晚,微风吹过,村庄里只剩下几户人家还开着灯……
可唯有那个瘦弱的身影,还在房屋中不停地忙碌着,那个人就是我的妈妈。
我从门背后看见妈妈熟练地从缸中舀出水,倒在盆中,拿着奶奶的脏衣服,在水中搓着。
奶奶因为年岁大,双腿得了风湿,行动不方便,还患有哮喘炎,需要有人天天来照顾。
此时,妈妈的身上早已汗流浃背,滴滴汗珠慢慢滑落,我这才发现,妈妈的背后湿了一大片。妈妈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奶奶,她的眼睛充血,她的脸色蜡黄……她明显地未老先衰,看着她,我内心一阵涌动。我赶紧拿来了手帕,替妈妈擦着汗水。“别擦了,赶紧去睡觉!”“我……”“快去!”听着妈妈坚定不移的话语我只能妥协……
这时,两位“大驾”光临了。大嫂、二嫂靠着门框,撅着嘴,摆着手,摇着头,嫌弃地看了看床上的人,嘲讽地说了说:“身子都快不行了,还在挺呢!不如把钱给我们得了。”说完,又切了几声。奶奶躺在床上,气得脸色发紫,呼吸困难……我不忍心了,走过去,坐在奶奶床上,轻轻握住奶奶的手,奶奶才缓过气来。
母亲没理她们,继续写着脏衣服。大嫂不乐意了,走到母亲跟前,嘲讽地说:“呦!这不是弟妹吗,不睡觉,在这洗衣服呢!”
“这是咱妈的衣服,我当然要洗。”母亲轻描淡写地说,“两位大半夜不睡觉,也别来打扰别人,请回吧!”
这逐客令一下,两人只能愤愤地夺门而出。
母亲继续搓着脏衣服……“妈妈,别人都走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留下来?”我不解地问。“如果我们也离开,奶奶谁来照顾呢?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不孝,不能像他们一样忘记是谁养育了自己。”听着妈妈的话,我顿时感到羞愧不已。这时,母亲开口了:“赶快睡觉吧!”我点了点头,躺在床上,心中不停地想着母亲那句话,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喔喔——”鸡叫了。村民们都从家中走出,去往菜地干农活儿。
这时,不服气的大嫂又来了,还叫上了大哥。他们走进屋子,指着奶奶破口大骂:“你都快不行了,赶快把钱拿出来吧!”说完,又哼了一声。
奶奶靠着床头,气喘吁吁地对着大哥大嫂说:“你们……白眼狼……吭……吭吭……”奶奶不住地咳嗽着。母亲看不下去了,就对他们说:“妈的钱是她自己的,你们想要,就自己去挣!妈已经把你养育大,你们应该要懂得孝敬她!别把妈给气死了!”母亲吼着说完了最后一个字。
自知理亏的大哥大嫂,只能悻悻地离开。
赶走了他们,母亲开始熟练地从水壶中倒出一盆热水,浸湿毛巾,拧干后,便轻轻地给奶奶擦着脸,再给她到了一杯温水。奶奶喝了水,脸色变红润了,也不再咳嗽,感激地说着:“媳妇,你真的比亲闺女还亲!……”
洗漱完后,又给奶奶擦了一遍身子,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弄完这些后,我跟妈妈就坐在床头,陪着奶奶聊天。
奶奶这时第一次露出了笑脸,泪水也湿润了眼角。而母亲也因为奶奶情绪的渲染,欣慰地笑了。
原来,而爷爷白天要出门耕地,所以母亲在暑假,专门坐火车来照顾奶奶。
母亲所做的这些,让我知道了:“照顾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更需要让自己的孝心永恒下去。”
少年读书心得篇6
为迎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到来,我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这个主题,还向同学们发放了五五普法知识竞赛问卷,使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我们更要成为学法、懂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使学校、社会必须加强普法教育。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有一定比率的上升,引发了法制教育危机。青少年学生可塑性极强,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而放任自流,必然要导致社会问题。
今年"五五"普法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则,促进和谐社会,崇尚和谐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和谐"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尊重规则和秩序的法制精神。在全社会高调唱响和谐理念的今天,我们即将迎来"五五"普法的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宣传宪法、学习法律。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崇尚节俭,弘扬传统美德。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和道德,任何一个公民都必须恪守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什么都更为重要。我们中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做到知法守法,并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
让我们从心里宣誓: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普法志愿者。我承诺:践行志愿精神,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以这次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素质,培养爱国守法的情操,做一个现代的中学生。
少年读书心得篇7
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著,上学的时候曾经读过,但似懂非懂。最近读了一遍又有一些体会。生活在18世纪的哥德之所以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洞悉了人性本身。书中有些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很多指导意义。
“唉,这人啊真是一种惯会自怨自责的怪物!而我,亲爱的朋友,我向你保证,我一定改弦更张,绝不再像已往那样,总把命运加给我们的一点儿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是的,好朋友,诚如你所说:人们要是不这么没完没了地运用想象力去唤昔日痛苦的回忆----上帝才知道为什么把人造成这个样子----,而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的话,人间的痛苦本来就会少一些的。”
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质。人很容易自怨自责,喜欢咀嚼痛苦。人生是个经历的过程,也是个积累的过程。如果以经历生活的态度去生活,人生就会轻松许多。成功是经历,失败也经历,赚钱是经历,赔钱也是经历,兴高采烈是经历,垂死挣扎也是经历,家庭和睦是经历,众叛亲离也是经历。每个人只能有自己的经历,谁也不能替代谁。但生活同时也是积累的过程,今天的你是过去的积累。人们都喜欢快乐,都不喜欢痛苦。然而快乐就像酒一样,容易挥发,而痛苦就像水一样,不容易挥发。
为什么快乐容易过去而痛苦会伴随人很长的时间呢?这就要看人为什么会快乐,人为什么会痛苦。人得到能满足自己愿望的东西或碰上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时会快乐。找到满意的对象、得到钱物、得到职位、吃到美味、欣赏到美妙的音乐等都会使人快乐。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乐的基本特性是得到。人们失去或者得不到能满足自己愿望的东西或者碰上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会痛苦。失去钱物、与人争吵、受人误解、考试失败、身体不适等都会使人痛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痛苦是与失去和得不到紧密相连的。人们得到之后就会习惯于东西和财物带来的便利,会很快地变得麻木。从心理上来讲,人们会将获得归因于他们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而失去会给人原来习惯的生活带来不便。当你拥有某样东西时,你可以选择不用,比如我们有很多东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选择,因此你不会痛苦。当想使用某样东西而你没有它时,你就会痛苦。
很多人生活在过去,咀嚼失去的爱,回忆当日的辉煌,悔恨过去的错误,另一些人则憧憬未来的美好或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人来讲,真正有意义的就是现在,也就是哥德所说的眼前。人永远只能和现在一起流失。过去的永远失去,未来的变化无常,如果要想把握生活,要想提高你的幸福指数,哥德的建议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挨过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