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讲座心得6篇

时间:2024-05-31 作者:Anonyme

我们在写心得体会时,应该尽量客观、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写作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节省时间和精力,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聆听讲座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聆听讲座心得6篇

聆听讲座心得篇1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很庆幸能有机会参与此次的科学领域基地活动,通过昨天的第一次活动,已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更加让我对组织方安排的后期活动充满期待。

在第一次的基地活动中,南开区居华里幼儿园的董园长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讲座。讲座中阐述、讲解了科学的基本概念,让教师们对看似最平常的字眼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让教师在实施相应的科学教育活动前,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方向,帮助教师避免了科学活动设计与科学董老师通过讲实例故事和视频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教育方法。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董老师所提倡的班干部轮换制。培养班干部,集体制定班规,一段时间后,现任班干部光荣退休,再利用退休班干部来培养其他新的干部。让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轮流当小班干部。

通过培训,让我收获颇多,以后我也会把自己所学到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昨天有幸参与到《有效教学与有效教师》讲座,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知识的.传播速度不能用知识大爆炸来形容了,已经到了数字化时代。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使自己有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所谓有效教学,老师是这样解释的: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其落实有赖于教师有所作为。所谓“教师有为”,就是指教师不断以有效教学为一种价值追求,并为此进行专业的研究,在研究中实现专业的发展,在专业的发展中实现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提升。

怎样做到教师有为?就是要不断的自我保鲜,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加强学习,正如李明新校长所说的那样,教师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消费在师范院校所学习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其一,要从培养听、说、读、写、算、唱、演等能力练起。课程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的培养。其二,要提高理论认识水平。他认为,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专业涉及的理论很广泛,应该时刻关注每一个时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再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才能较好地把握教学改革的时代脉搏,不至于跟“风”跑。“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没有理论功底,就没有实践的“底气”。

只有具备这种底气,我们才能挺直腰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满怀信心的进行教学实验,才会产生独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

我虽不才,但也努力朝着这方面努力,如在今年自己任教的科学中,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上级给这门学科规定了教学时间,这就说明用这样的的教学时间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自己大胆地进行实验,不增加课时,不留作业,还要让学生学好知识。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我从两个方面入手,认真备课,用教学内容的魅力吸引学生,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目前有一部分同学基本达到这一要求。其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厌学的学生产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主动自觉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聆听讲座心得篇2

聆听讲座心得

讲座如晨钟暮鼓,催人警醒。上周六,我有幸聆听了朱永新教授精彩的演讲,受益匪浅。

朱永新教授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行动”。成功始于足下,把理想变成现实,把梦想变成行动。只有行动,才有收获;只有坚持行动,才有持久的收获。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成功者能将想法变成行动,将行动变成习惯,将习惯变成自然,最终铸就辉煌。

“一个人的差别在于行动力。”朱教授说:“行动力是从目标开始的,目标是个人行动的动力,动力是个人行动的源泉。有动力就必须有目标,有目标就必须有行动,有行动就必须有方法。”他还说:“行动力的核心是‘做’,‘做’的背后是‘想法’。”

朱永新教授的演讲如春风般拂过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实现梦想的路上,行动是最重要的。以前,我总是有许多的想法,却很少有付诸行动的。总想着还有明天、后天,总想着还有大把的时间,可是,时间从不会因为我们的犹豫而停下脚步。就像那句著名的格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人生如梦,我总怕见终结,所以我见不到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人生如风,我总急切地追逐风,所以我总是追不上风,最后,风没有了,我在无边无际的黄沙中迷失了。人生如水,我总在等待水变的更清、更深,可是当水变得清、更深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一个人的行动,决定一个人的存在。每个人的行动就是那个人自己。

再次回味朱永新教授演讲,那是一次很激励人的演讲,那是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演讲。

聆听讲座心得篇3

“从课程标准的变化看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聆听了胡赵云老师的“从课程标准的变化看数学教学”的讲座,我对数学课程标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胡老师从课程性质明确数学教什么、课程理念指明方向和途径、数与代数内容的变化与教学、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变化与教学、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变化与教学、综合实践内容的变化与教学等6个方面对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指引作用进行了解读。

一、 课程性质明确数学教什么

与2011版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发现,新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二、 课程理念指明方向和途径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新课标的立意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与2011版课标相比更突出了素养导向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建立领域间的交叉和学段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言与数学文化,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发展核心素养。重点是对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

课程内容呈现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新增与调整了18条内容、2条选学内容前的星号(※)删除、删除了4条内容、综合实践体现跨学科项目学习。

三、 数与代数内容的变化与教学

数与代数领域新增代数推理内容。如新增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利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代数推理等,选学内容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前的星号(※)删除,删除了知道a的绝对值的意义、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等内容,特别关注小学不讲负数、方程、反比例等内容。

教学时要加强代数抽象的教学,如从变化过程中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抽象出函数、从数量关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方程和不等式等;还要关注代数抽象的教学,如理解代数推理的依据,运算律、乘法公式、等式性质等;引导学生认识代数结构的意义,如数域扩充的结构、二次三项式的内在联系-配方法等;帮助学生增强几何直观的理解,如用图形解释说明代数结论、推理等。

四、 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变化与教学

图形与几何领域更加关注结合作图的价值。

在尺规作图方面,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放在小学,增加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和能用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删掉了“基本作图”,全改为“用尺规作图”,在尺规作图中,学生还应了解作图的原理。

除了尺规作图方面的变化,还增加了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理解正方形、梯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由选学改必学。同时,还删掉了“结合实例进一步体会用有序实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等内容。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尺规作图的意义,关注几何推理能力培养,以几何结构交好类比,教好探索“勾股定理”,关注方法论的价值。

五、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变化与教学

统计与概率领域更加关注时代发展。新增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例84)、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一组简单数据的离差平方和与方差、经历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活动,知道按照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会计算四分位数,了解四分位数与箱线图的关系,感悟百分位数的意义、分布式计算等内容。

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统计与概率的新内容,教出统计的味道,关注概率模型的价值。

六、 综合与实践内容的变化与教学

初中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思考与表达、解决与阐释社会生活以及科学技术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科学、技术、经济、金融、地理、艺术等学科领域的融合,提高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时可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

总之,新课标、新理念,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新课标精神、践行新课标理念,依标教学,落实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聆听讲座心得篇4

标题:聆听讲座心得

讲座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有许多收获和感悟,想与大家分享。

讲座是由我们的学校邀请的一位知名人士,他是一位在音乐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艺术家。讲座的主题是“音乐的力量和影响”。在讲座过程中,他分享了自己在音乐领域的经历,讲述了一些他如何通过音乐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的故事。

我深受感动。他的故事让我意识到音乐的力量。音乐不仅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还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了解到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可以作为一种工具,用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增强我们的凝聚力。

讲座让我重新审视音乐的价值。我意识到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还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用来传达情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次讲座,我也反思了自己对音乐的态度。我意识到自己之前对音乐的认知有些狭隘。我认识到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讲座给我带来的启示不仅仅是关于音乐,更是关于人生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音乐,找到自己的声音。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音乐和人生的理解。我明白了音乐的力量,也更加珍视我对音乐的态度。我期待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用音乐来表达我的情感,用音乐来提高我的生活质量。

聆听讲座心得篇5

讲座聆听的深刻体验:理解、收获与展望

今天我想分享一次我参加的讲座经历,讲座主题为“面向未来的领导力”。这次讲座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领导力的内涵和未来趋势。

讲座由一位在领导力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主讲。讲座过程中,他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未来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环境可持续性等。他还分享了企业如何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策略,以及领导者在变革时代应具备的素质。

在讲座过程中,我深感启发。尤其是在他谈到创新思维时,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可能有所局限,需要进一步拓展。同时,我也对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讲座也让我对环境可持续性在领导力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对领导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领导者,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同时还要鼓励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回顾这次讲座,我深感收获颇丰。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领导力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待提升。我决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讲座是一次对我影响深远的经历。它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领导理念,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领导力方面的努力方向。我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会更加自信、更有准备地面对各种挑战。

聆听讲座心得篇6

聆听智慧课堂的打造和教师专业成长讲座学习心得范文

聆听了全国著名班主任、教育部国培专家田丽霞的讲座,她从智慧课堂的打造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对与会者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引领,可谓是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使我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一、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田老师用五个关键词来对大家进行指导:

(一)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种下树苗,立刻就变成大树的,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经验的积累。学到愚时才是贤!

(二)不动

成为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风雨,屹立不动!任何人要想成功,一定要“经风霜、历雨露,始终坚持而不悔”。不断换频道,可能什么也没有看到;见异思迁会丧失自己的核心优势。

(三)努力扎根

树都有千万条根,这些根深深扎入地下,吸收营养,供大树成长。人要想成功,也要不断扎根,努力学习,充实自己。而学习要有规划,读书要有选择,有计划,有思考,有收获,避免“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要学习更多的方法和思路,做蜜蜂型的老师,要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

(四)积极向上

旁逸斜出不能成为栋梁,要一直向上长!要想成功,一定要向上!不断向上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排除一切干扰,正道直行,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要吸收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积极向上是成功的捷径!

(五)心向阳光

如果要长成参天大树,就要有积极阳光的心态,就像大树张开每一片叶片来迎接阳光一样,我们把自己的全部力量拿出来,以饱满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去拥抱每一个黎明,每一个黄昏,每一缕春风,每一滴秋雨。

二、智慧课堂的打造方面

田老师从四个问题入手,引领与会人员深入思考。

(一)怎么看待学生

要知道学生幼稚无底线,学生可能会犯错,可能会撒谎,可能不懂事……我们应该接受他们的一切,用孩子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田老师反用“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的典故,强调,对待学生要有“种了芭蕉就爱芭蕉”的态度。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管住我们的嘴,不利学生成长的话不说,平等的对待学生,欣赏每个学生。要有专业素养,管住情绪,要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她调侃道:白天不懂夜的黑啊!

(二)怎样赢得学生的尊敬

打铁需要自身硬!要做一个响当当的教师,就要业务精、有爱心、有方法。不能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去为自己的'业务不精,课后不努力找借口。田老师活用《学记》中“亲其师则信其道”的道理,认为,尊其师信其道,信其道更尊其师。

(三)怎样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最美的方法。爱学生才能懂学生,想法决定做法,态度决定高度,爱是教育最美的语言。没有不好只有不同。每一块木头都能雕成佛像,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要关爱学生,用真心换真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四)怎么和学生谈话

田老师总结了一段口诀:做好准备,想好再说;因人而异,适合才说;选准场合,当说再说;明确目的,有用再说;强调语气,当说再说;及时闭嘴,无效不说;方法恰当,管用才说。同时,她还强调,要注意口头禅、否定句,避免轻重颠倒、含糊其辞、画蛇添足等问题。备课还要备语言,让语言更精彩,更有表现力,不能想到哪说到哪。

就如同田丽霞老师在讲座中说的,培训就是学习,培训就是财富,培训就是待遇,培训是成长最有效的方式,培训更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看到了优点,也发现了不足,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找出了方向,我将更加珍惜工作室的每次交流、研讨和学习活动,向工作室的其他成员学习,博采众家之长,让自己的授课更加精彩,更好的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