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先进事迹6篇

时间:2025-09-22 作者:Surplus

通过写事迹材料,我们能够更好地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回顾事迹,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十大先进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十大先进事迹6篇

十大先进事迹篇1

走进xxxx市科农獭免场,你就会被一只只洁白可爱,活泼健壮的小兔所吸引。xxxx市科农獭兔场场主xxxx,是xxxx众多创业女性中的一员,她失业不失志,艰苦创业,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今年37岁的xxxx1994年毕业于浙江农技师专畜牧兽医专业,当时分配到xxxx市农业局下属的中外合资企业就职。1997年通过全国自学考试获得财会专业大学本科文凭。1999年12月因所在企业倒闭而失业。失业对于xxxx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但是,她失业不失志,对于一个就读农业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农业较为关注。她觉得农村天地广阔,是可以更好发挥自己所学专业,施展才华的舞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更多有志青年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20xx年xxxx市xxxx镇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土地成片开发,xxxx在家人的支持下,放下尚在哺乳期的女儿,只身来到偏僻的xxxx镇官路沿村,承包了90亩土地,办起了xxxx市科农獭免场,搞獭兔的养殖和蜜梨的种植,当年通过多方筹资,投资五六十万元。此举得到了xxxx市和xxxx镇及周围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7年来,xxxx与獭兔厮守相伴,独挡一面,里里外外一双手,硬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奋走上了规模经营之路。为了扩大销路,了解市场行情,她先后参加了河北、武汉、四川、山东等地举行的中国兔业交易大会。在交易大会上,她结识了更多的客户,掌握了更多更新的市场信息。由此而来獭兔的销售一年比一年好。同时由于她通过科学的养殖和对饲料的精心配置,确保了獭兔的质量,兔皮和兔肉一直被客商看好。经过7年的艰苦创业,如今xxxx市科农獭免场已初具规模,现固定资产已达900余万元。獭兔养殖笼位已达到25000只,常年存栏獭兔近3万只,年产值达1286万元(包括对外收购),成为目前浙江省内最大的獭兔养殖场,20xx年成为省一级种兔场。20xx年本场“稻香村”獭兔肉经浙江省、xxxx市质量监督部门严格检测,本评为浙江省和xxxx市绿色农产品,同时兔场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基地,浙江省百家消费者放心单位,xxxx市农业龙头企业,xxxx市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现代畜牧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小区。

兔场在科学管理上面日趋成熟。在饲养管理中实行科学配方,科学地进行疾病防治。全面推广人工受精技术,大大提高了优良种兔利用率。针对兔子怕高温的特点,率先应用喷滴灌降温技术。实行早期断奶(28天)技术。同时建立高标准种兔繁育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农产品的要求进行生产。60亩以兔粪为肥料的蜜梨枝茂叶盛,已逐步有所收获。蜜梨区间作獭兔优质饲料的黑麦草郁郁葱葱,花数万元栽种的数千株树木花卉,把整个獭兔场装扮得宛如园林。一个综合利用绿色生态的现代化农场正由蓝图变为现实。按照“以产业化促标准化”的思路,坚持“安全、优质、高效、环保”的原则推动绿色消费。

创业的道路是艰辛的,从土地的征用和兔舍的建造,让她一次次的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这沉重的压力压得她有时喘不过气来,但她不气馁,一如既往。出身农家的xxxx不仅继承了祖辈的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而且作为接受过高等的现代女性,她更懂得知识的力量。创业之初,她白天和大家一起在田野上开沟整畦栽梨树,砌墙盖瓦造兔舍,晚上还不顾劳累坚持在借宿的农家里挑灯夜读专业知识。精心勾画立体环保生态农业的蓝图。她与母校老师和上级农牧部门的专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登门虚心求教,当兔场初有收获时,她舍不得花钱为自己添置一件象样的衣服,却一下子购进了两台电脑,利用互联网信息,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尝试网上交易,而且还逐步探索獭兔养殖的计算机管理。她说,不怕吃苦是我创业的最大本钱,认真读书吸收知识的营养是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源泉。知识和毅力犹如两只翅膀,帮助她在创业的道路上开始了成功的起飞。

作为一名大学生,xxxx在成绩面前没有沾沾自喜,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开始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养殖户。于20xx年5月由xxxx市科农獭兔场牵头,注册成立了xxxx市科勤兔业合作社,吸纳了一大批兔农及大户,目前有100余户。通过科农獭兔场为龙头,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以良种供应、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饲料加工、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本系的建立,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保护了社员的得益,增加了兔农收入。目前合作社社员养殖规模达15万余只。(合作社社员兔皮收购价高于市场价2元/张),20xx年度,在妇联帮助下,结对贫困户,免费送种兔,供技术,垫饲料,包销售,使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在他们心目中,xxxx既是他们的技术师傅,也是他们利益的保护神。xxxx市结合本地实际,因势利导把獭兔养殖作为本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兔农利益,让利给兔农,为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要求,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增加附加值。20xx年度成立xxxx市欣农兔业有限公司,涉及獭兔皮深加工。总投资750万元,形成年生产30万张獭兔皮加工规模。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将大力推动本地农户共同发展,集体创收。同时部分解决失地失业妇女的就业问题。担负着如此重任,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

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能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有所作用,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事业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xxxx致富不忘回报社会,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与3位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结对;每年向村6户贫困老人每户发放慰问金600元,已坚持开展了5年。在此基础上,还敞开大门,免费教村民学养殖加工技术,开展扶贫结对,对贫困户免费赠送良种獭兔,同时还垫资累计达4 0余万元,解决了不少村民和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声誉。

一份汗水一份回报。经过xxxx的'精心经营,如今,科农獭兔场已成为集科研、生产、良种繁育等技术,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大型良种繁育基地,其规模和效益在省内也位居前列。说起这几年的感受,她笑了:没有苦和累,没有实践,又怎能学以致用,成就一番事业。由于她成绩突出,这几年,她先后曾获得了全国和浙江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农村科技示范户、xxxx市劳动模范、xxxx市“三八红旗手”、xxxx市“十佳创业女性”、xxxx市首家创业女性示范基地、xxxx市优秀专业人才、 xxxx市十大优秀青年、xxxx市自主创新领军人物等多项荣誉,并光荣地当选为xxxx市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xxxx市第十四届工会代表、xxxx市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xxxx市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xxxx市十一届政协委员。

她就这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着更大的辉煌。

十大先进事迹篇2

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是美好,每个人的生活都和自己一样无忧无虑。

当你真的面对真实的世界时,才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大城市,并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福寿安康,也并不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充满阳光。

他被当地人称为贵州第一孝子,2008年以千里背母上大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1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县从教,将所有的精力和收入都投到了学生身上。

他走遍所有的村庄,只为通过家访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他致力公益,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1700多人,开展公益励志演讲1000多场次,覆盖听众上百万人。

羔羊跪乳,寒鸦反哺。

在那些有关孝悌的故事流传了千年之后,他以现代的方式翻唱了源自沂蒙的古老歌谣。

刘秀祥,他用稚嫩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家,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未来,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去坚持,不怕任何困难险阻,勇敢面对,就一定会看到胜利的曙光。

刘秀祥,他对母亲不抛弃,对学业不放弃,在如此窘迫的环境里坚强的走了出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刘秀祥用坚强与孝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青春之歌。

他这种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勇于承担、发奋进取及乐助人的精神成为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

十大先进事迹篇3

聂海胜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有一天,家中来人,说是县武装部搞政审的,他才知道自己真的要去飞翔了。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他死活不让母亲出门送自己,是怕母亲难过。

来到航校,聂海胜好似鸟儿上了天。他觉得自己与飞行有缘,要不儿时为何会做那个无缘无故长翅膀的梦?为何摸着操纵杆就熟悉得像老朋友一样操作自如?聂海胜觉得自己是为飞行而生的。当年,作为同行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

若预备梯队有机会飞天的话,执行过神舟六号任务、已于20__年晋升少将军衔的聂海胜,将成为首位以将官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1964年10月13日出生于湖北枣阳的聂海胜,是唯一一位从「神五」到「神九」四次载人任务的梯队成员。

尽管各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年龄并无上限,但因为年龄等原因,14名首批航天员中还没有执行过任务的成员,将部分退役或转岗。

十大先进事迹篇4

“我喜欢听飞机起飞时,发动机轰鸣的声音,也喜欢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钻来钻去,直插云霄的那种感觉。”汤洪波想着早年做飞行员的时候,这样说。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带着3名航天英雄上了天,汤洪波的父母、好友、同乡的一颗心,也随着他跟到了天上。

神十二起飞的前夜,汤洪波的父母紧张得躺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只好把电视一直开着。第二天早上6点村干部到汤家时,汤洪波的父母都吃完早饭了,母亲伍兰清表示,昨天她跟老伴就睡了两个小时。

伍兰清既盼着儿子早点飞天,又对第一次上天的他有着诸多担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去往遥远的外太空。相比之下,父亲汤海秋就淡定很多了,17日早上,他特意把儿子留给他的空军衬衣拿出来穿上了。十多年来,每逢什么重要场合,汤海秋都要把这件衣服穿上,像是什么仪式。

火箭点火升空的那一刻,伍兰清激动得跟着火箭一同站起,还将右手高高举起,她的眼神亮亮的,里面装满了对儿子的骄傲。

“汤洪波很有耐心,人也冷静,要是做一件事,能坚持好久。”汤洪波的舅舅这样形容他。不过汤洪波小时候也是个十足的“皮孩子”。汤洪波小时候总到舅舅家去住,有一年舅舅家杀猪,墙上挂了许多猪肉,有人问汤洪波回不回家,这小子说不回,要在舅舅家住着把肉吃完了再回去。

舅舅说,现在侄儿为国争光上天了,虽然祖国给他们备了120多种吃的,但还是希望他有空能回家来,多吃几顿家乡菜。

1975年出生的汤洪波,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5岁时,他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了,等到10多岁,汤洪波已经是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他干起活来也不叫苦不叫累,大人们干完活一回头,就看见他满身都是灰,只能看清两个眼珠子。

27年前,19岁的汤洪波通过了招飞考核,他高兴地从村口买了一挂鞭炮,看着噼里啪啦炸开的爆竹,汤洪波又蹦又跳,说自己以后就要去保卫祖国了。

从那时起,飞栏村就“飞”出了一位飞行员。

村里的老街坊说,洪波这孩子懂事,还在部队那会儿,每次回家都会来看望他们这些长辈,还会去镇上给他爸妈添置好多家用品。去年,汤洪波还托弟弟在家安装了两个摄像头,想家的时候就看看爸爸妈妈。

6月16日,神十二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不久后,汤洪波就给父亲打去了电话。“爸爸,不要担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的。”“儿子,多余的话没有,好好干!”父子俩的对话,简单又饱含着满满的期望。

汤洪波的弟媳说,这几天家里都忙坏了,连接个电话的功夫都没有。她们全家都等着大哥凯旋,还计划着要去降落地点接他回家。

十大先进事迹篇5

在xx,当你向职工们提及x的时候,他们一定都会伸出大拇指:“这样的'实干家,咱服!”

20xx年,xxx刚刚开始筹建不久,各项基础设施均不完善,沙漠戈壁上的几列彩板房就是他们办公、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刚入矿不久的xx,主要负责xx工作,他每天上午都要趴在绘图板上研究图纸,下午要步行几千米xx开展工作,xx后又继续趴在绘图板上填写观测数据、分析数据结果,每天在同样的绘图板上干着同样的工作,唯一在变化的就只有记录本上那实实在在的数据资料。他全程参与了xx的研究,编制出详细的xx设计方案,并亲手到工作地点安装,收集相关数据,为xx变更和xx参数的改进提供了详实的论证依据,确保了xxxx能够安全施工、按期投产。xx年xx月,当xxx领导验收工程质量时,无一人不称赞。当大家都在为xx工程建设竣工验收顺利通过而庆祝的时候,还是那个彩板房,还是那张绘图板上,他又开始了同样的工作。

20xx年,xxx筹建处有了自己的施工队伍,并主要承担起xxxx等比较复杂的矿井基本建设工程。x主要分管施工作业规程的审核以及现场技术指导的工作,面对新的任务,上千个xx工程施工,他曾经也出现过手足无措的尴尬和茫然。

“一定要把施工安全放到第一,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做成精品。”xx不断给自己坚定信念。为此,他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一方面苦读专业知识,一方面深入现场叮咛嘱咐。还是在那张绘图板上,他与xx一起趴在上面直至深夜,详细研究施工地点的每一处尺寸,保证“一施工一规程”的编制与审批,确保了工程不停滞、不延期。

当xx新的办公大楼竣工之时,配套的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设施应有尽有。工友们纷纷拆迁彩板房,搬走陈旧的办公桌椅时,xx向矿上提出了一个请求:“请把这张绘图板留下。”没有人问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曾几何时,在这张绘图板上,勾画出了多少呕心沥血的宏伟蓝图。

十大先进事迹篇6

在比赛中捧回的一个又一个奖杯,大大增加了苏炳添的自信心,也让他更执著于短跑这条道路。

但是,教练说苏炳并添没有短跑运动员的天赋。

他个子只有172cm,短跑运动员最佳身高是180cm—195cm,当年中国另一飞人刘翔身高在189cm,短跑项目中,个子矮要失去许多先天优势。

再加上我国短跑事业相比其它国家而言,起步要晚一些,选择短跑作为终身事业的运动员少之又少,国际短跑赛事上我们从来没有进入过决赛。

年轻气盛的苏炳添偏偏不信这个邪,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短跑运动上创造出奇迹,让外国人看看我们的实力。

为了这个理想,苏炳添想去专业的体校进行学习和训练,但他去了几家体校,都因为他个子矮、年龄大被婉拒,现实将他打回原型。

刘翔从七岁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而想入体校的.苏炳添,这时已经15岁了。

眼看苏炳添的田径之路就要画上句号,这时候他人生中的伯乐出现了。

中山体校教练宁德宝看中苏炳添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想把他收为麾下弟子。

宁教练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体校的领导,破格把苏炳添招进来,然而,训练刚刚开始不到半月,苏炳添就吵着要回家。

中学时的训练和现在专业体校的训练相比,从运动量、技术上都简单很多。

体校要求学生6点就要起床开始训练,一上午的高强度练习,在中午短暂午休后,下午还要接着练,苏炳添被体校辛苦的训练吓住了,他不想跑步了。

他叫来父母想要退学,父母也不忍他受苦,便要把他带回家,宁教练实在舍不得这个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劝说苏炳添和他的家人。

苏炳添的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从宁教练的态度上,他们觉得是真心为孩子好,于是妈妈许诺给苏炳添100元零花钱,把他留在宁教练身边。

从此,苏炳添如开挂般,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飞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