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培训总结7篇

时间:2025-07-20 作者:Indulgence

职场人应该经常进行培训总结,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总结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不足,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防暑培训总结7篇,感谢您的参阅。

防暑培训总结7篇

防暑培训总结篇1

天气日渐炎热,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保障辖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米公街道狠抓防暑降温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好“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

切实增强责任感。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才能抓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办事处和社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加强应急值守,确保辖区险情灾情第一时间上报,并及时妥善处理。

二、服务落实到位

防暑降温工作贵在落实,贵在坚持,贵在细致。社区服务站提供清凉绿豆汤、冷饮等降温饮品,并配送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用品;社区网格员入户要加大宣传防热降温知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

三、集资力量到位

截至目前,辖区各企业充分参与到“送清凉”活动中,辖区星月社区、友谊街回族社区、朝晋门社区多次开展向辖区居民、环卫工人等“送清凉”活动,及时把企业和社区的关爱送到了民生一线。

防暑培训总结篇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区安委办关于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107号)文件要求,在区粮食系统内开展预防和控制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暑事件的发生,现就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防暑降温工作直接关系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充分认识夏季高温中暑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加大对防暑降温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落实当前工作责任,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

二、具体措施

1、企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绿豆白糖等,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2、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了劳动者夏季高温天气工作时间,进行了适当调整,限度地减少劳动者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宣传

通过微信等不同途径进行高温防护和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对企业实地监督检查和宣传培训,目前粮食系统内没发生中暑事件。

防暑培训总结篇3

为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条件下的防暑降温工作,确保生产工作有序进行,第五冶炼厂结合生产实际,坚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高温季节人员及设备的防暑降温工作。

1、利用调度会、班前会、宣传栏和微信平台开展夏季员工劳动保护知识宣传和,普及防暑降温应对常识,高温作业防护措施及中暑应急处置措施等相关知识,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炉台配备降温风机,并要求员工勤洒水,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3、为员工购买防暑药品、西瓜、冰糖、茶叶等,并及时发放到各炉台、工段及班组,让广大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怀。

4、进一步加强设备的巡视点检、维护、保养,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使设备管理工作向着有组织、有计划、有标准、有规程和更科学的方向迈进。

针对电炉变压器温度高的现状,第五冶炼厂采取通风、冷却降温等措施,将捣炉机油箱加装隔热板,防止高温辐射,及时对冷却喷头进行疏通,防止因高温造成的设备运行事故,确保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通过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的落实,各项工作初见效果,为战高温,夺高产,创造优异生产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防暑培训总结篇4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组织措施

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1.1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1.2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1.3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2.技术措施

2.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2.3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3.卫生保健措施

3.1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3.2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3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二、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其应急预案

1.中暑症状的表现

1.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1.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1.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为未及时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发生中暑事故的应急预案

2.1发生中暑事故后,应立即将病人扶(抬)至通风良好且阴凉的地方,将病人的领扣松开,以利呼吸,同时给病人服下解署药十滴水,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2.2对重症中暑者,除按上述条件施救外,还应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并动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拦截出租车及时将病人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防暑培训总结篇5

一、中暑

因身体过度受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二、中暑的主要症状

2.1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如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露天作业现场等。

2.2中暑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口渴等,随后出现体温显著升高,脉搏快速,面红、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3如伴有因大量出汗所致的氯化纳丢失,可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最常见的为小腿抽筋。

三、中暑的预防

3.1合理处理热源。改革工艺,减少热源,将强热源移出车间或安放在下风口。采取隔热措施,将热源分开。

3.2加强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根据单位的情况,使热空气自然流出,冷空气自然吹入。机械通风,采用风机,冷却处理,电风扇、空调等进行通风高温。

3.3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环境特点,采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

3.4适当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以补充氯化纳和水分。

3.5如果在阳光下作业,可适当避开中午强烈的日光。

四、中暑的现场救护

4.1轻度中暑的'救护:如果因热而感到头痛、乏力、口渴等时,应自行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休息,并饮用冷盐开水,冷水洗脸或吹电风扇等。

4.2中度中暑的救护: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敷头部,冷水擦身体,吹电风扇等方法降温。

4.3严重中暑的救护:如果是严重中暑,就要用冷水冲淋或在头、颈、腋下、大腿放置冰袋等迅速降温。

4.4如果中暑者能饮水。则让他喝冷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盐分。

4.5对病情较重者,应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

防暑培训总结篇6

为进一步做好高温天气职工防暑降温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碑林区交通局针对高温天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备战高温天防暑降温工作。

1、开展防暑降温和安全卫生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增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学习和宣传夏季高温下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知识。

2、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采购一批防暑降温饮品分发到各科室、稽查队。

3、加强保洁卫生,及时处理垃圾桶里的果皮和剩食等垃圾,防止霉变发出异味,避免吸引蚊虫聚集传播病菌。

4、及时对各办公室的空调进行检修,并做好防电、防水、防火、防雷的宣传工作。提高一线职工高温作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积极营造保障职工健康权益的良好氛围。

防暑培训总结篇7

1、目的: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重点防范单位是:定型工序、复合工序、检验工段、仓库、锅炉房、设备动力部、食堂等。

3、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地报纸刊登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4、应急预案实施

(1)设备动力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

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管

理干部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设备动力部负责预先采购一批降温药品,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各工序

各岗位。公司在各饮水处设立凉茶桶,保证每天有凉茶供应。

(4)车间各重点工序和重点高温岗位配备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

下午2:30分安排员工到阴凉通风处休息20分钟。

(5)公司食堂每天应向车间生产一线供应冰水二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

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中午免费向员工供应两桶紫菜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6)公司车队应保证随时预留一辆小车并配备好司机,以应付突发事件的

处理需要。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

(7)中暑施救方法:

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药品、湿毛巾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附:中暑临床表现: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8)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事件发生---通知部门或车间领导---办公室---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夜间:

事件发生---通知组长或值班干部---公司保安队长---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