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的设计考虑到参与者的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认真书写的活动方案能够让参与者感受到挑战与乐趣,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315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优秀5篇,感谢您的参阅。
315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篇1
通过开展亲子游戏,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亲身体验体育活动的魅力。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月
二、活动地点
大操场
三、活动准备
1。通知父母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游戏需要的材料。
3。布置活动场地。
4。奖品。
四、具体活动方案
(一)活动流程:
1、早操表演2、老师讲注意事项。
(1)请您在活动中看好您的宝宝,以免其受到伤害。
(2)请在活动过程中遵守活动规则。
(3)在活动中请勿拥挤。
(4)在活动中表现棒的小朋友可以获得我们的小礼品哦!
(二)亲子游戏:
1、《开火车》
游戏规则:(7人一组)本游戏为双向竞赛,中班段三个班级进行比赛,速度最快一组为胜。幼儿站在家长面前,两人身上套上一个呼拉圈,向终点跑,将呼拉圈交给终点另一户家庭,游戏继续进行。幼儿须抓住家长的衣服,呼拉圈不能从身上落下来。
2、《过小河》
游戏规则:(7人一组)本游戏为双向竞赛,中班段三个班级进行比赛,速度最快一组为胜。画好起点和终点的跑道(小河)、小垫子(石头)6块(供3个班级同时进行比赛)。幼儿头顶沙包踩在石头上(小方垫),家长负责铺石头,孩子站在一块小垫子上,家长手持另一块小垫子。当比赛开始后,家长将手中的小垫子放在孩子的前面,孩子进行到前面一块小垫子后,家长将身后的小垫子拿起在放到孩子的前面,以此类推,先过河者为胜。孩子必须踩在小垫子上行进,不得落到地上,家长不许触碰到孩子。
3、《小袋鼠摘果》
游戏规则:(7人为一组)每户家庭的家长眼睛用布蒙住,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手里拿一只小球)在起点排好队。游戏开始,家长在孩子的语言提示下向前走到箩筐边,将球投入筐中。在规定时间内将筐中的.球投投得最多一组为胜。
4、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7人为一组)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速度最快的那一队获胜。
5、拔河游戏规则:(13—14人为一组,)每班分成2大组,三个班错开比赛。比赛时,双方各拉住绳子的一端,将绑在绳子上的标志拉过中间的界线即获胜。
6、抢地盘游戏规则:(21人为一组)每轮比赛各班出7组家长和幼儿,站在操场大圆圈上,大圆圈里面放与比人数少的呼啦圈,比赛时老师在圈外敲鼓,家长牵着幼儿的手在大圆圈上顺时针走动,鼓声停,家长须跟幼儿一起站在呼啦圈中,没有抢到的淘汰。四大组比赛完之后,请每组的冠军再比一次,最后抢到呼啦圈的获胜。
315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
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关的录象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
2、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5、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
1、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
3、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4、讨论: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5、师生小结
三、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
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
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
315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猜测、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故事主要角色的心愿。
2、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四幅图片,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人的成长过程。
关注点: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提示观察并找出相应的人物。
1、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请你们看看这里有几幅图?在图片里藏着一些秘密,请你们一起找出来。
2、师提示:第一第二幅图有,第三第四幅图没有。
(幼儿观察寻找,找出后老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婴儿及文字)
师提示:第一第三幅图有,第二第四幅图没有
师提示:第四幅图有,其他人没有。
3、幼儿共同找出宝宝成长图(婴儿 → 幼儿 → 小学生)
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到大慢慢成长起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边看边猜边讲的.过程,了解主要角色的心愿。
教师以听、看、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讲述主要角色长大后的心愿。
出示人物:叮叮和当当
师:叮叮和当当在一起讨论,长大以后做什么?(出示文字)
出示图一(猜测蒲公英的心愿)
师:他们一起问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请你们猜猜蒲公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
师:那蒲公英的想法和你们猜的是否一样呢?
幼儿猜测后(放录音) 理解:威武和善良
3、出示图二(猜测小鱼的心愿)
叮叮和当当来到了哪里?遇到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那小鱼的愿望是什么呢?
(幼儿猜测后,老师放录音)(理解:畅游、四大洋)
4、出示图三
叮叮和当当在干什么?他们想用蜡笔做什么?
5、出示图四、五(讲述叮叮的心愿)
叮叮用绿色涂出了什么?
(幼儿猜测后出现文字:用绿色涂出了一片草原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的草原。)
叮叮为什么要涂出一片绿色的草原,她的心愿是什么?
6、出示图六、七(讲述当当的心愿)
当当用蓝色涂出了什么?(幼儿讲述)
当当长大后做什么?当当会怎么说?
7、图八,引发幼儿讲述:小朋友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
(三)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关注点:幼儿能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心愿。
师:谁愿意来告诉我们,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美好的心愿,相信长大后你们都能实现这些愿望,成为一名医生、画家、飞行员......
(四)延伸活动,幼儿绘画自己的心愿。
师:出示大张纸,让幼儿画画,讲讲自己长大后的愿望。
教学反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315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篇4
活动来源
我园地处多民族集居地,有壮、瑶、水、毛南、仫佬等11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其中瑶族的独特支系——白裤瑶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活风貌。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习性,增进民族交流,促进民族情感,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我们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带领孩子走进瑶家山寨,参观古朴的居住环境,走进农家,一起品尝瑶家特色食品,向瑶家小朋友学习吹、敲各种独特乐器……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白裤瑶”特有的民族乐器——铜鼓有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会变的铜鼓》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幼儿的跑、跳、平衡等能力。
2.探索铜鼓的各种玩法,享受发现的乐趣,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重点
借助小铜鼓发展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
活动难点
探索铜鼓的各种玩法,并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的玩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及家长走进瑶寨,了解白裤瑶人的生活。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亲子作品——小铜鼓若干。
3.选一段白裤瑶人敲打铜鼓的录像视频。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回忆瑶家之行的趣事,引入新课。
教师:在这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瑶家之行”里,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白裤瑶人庆祝节日时最喜欢干什么?(打铜鼓)
2.教师播放白裤瑶人庆祝节日的录像,让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模仿打铜鼓的节奏和动作。
教师:录像里白裤瑶人是怎么打铜鼓的?我们也来学学打铜鼓吧?(老师教幼儿打铜鼓)
3.幼儿自由玩自制小铜鼓,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努力发现不同的玩法。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铜鼓是用来敲的,是白裤瑶人的一种乐器。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铜鼓,它除了可以用来敲,还可以怎么玩?
4.教师发现幼儿新颖的玩法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推广,鼓励幼儿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法,分享发现的乐趣。
5.游戏《会变的铜鼓》。
铜鼓方向盘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铜鼓变变变,开着小车参加运动会。
幼儿及教师一起把铜鼓当方向盘开起小汽车,来到了小河边,糟糕,没桥,怎么办?
铜鼓桥 小铜鼓变变变(教师引导幼儿迅速把小铜鼓搭成小桥,带领幼儿从桥上过),运动会开始了。
背铜鼓 将铜鼓放到背上学小乌龟爬慢慢爬,以铜鼓不被掉下为胜。
铜鼓球 将铜鼓立起,学小猫滚球,用力往前滚铜鼓,以最远的为胜。
铜鼓陀螺 将铜鼓斜边着地当陀螺用力转,以转得最久的为胜。
到达目的地,小歇一会儿,小铜鼓变成了铜鼓凳。
6.教师小结,对个别孩子进行表扬与鼓励,对能力较强的孩子提出新的目标。
活动评价
活动中,有的孩子用铜鼓搭建“铜鼓桥”,练习平衡能力;有的用来当方向盘开车;有的用来当小球滚;有的用来当小陀螺转;有的放在背上当“小乌龟爬”,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出来的。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分享发现的成果和乐趣。
自制的小铜鼓成了孩子们最好的玩具,他们玩出了很多种花样,创造力与探索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活动反思
我选择小铜鼓作为本次活动的活动器械,满足了幼儿对铜鼓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还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开始,幼儿一拿到铜鼓就非常认真地在观察、思考,不断地尝试各种玩法。当第一位幼儿说“老师,铜鼓面是圆的,像小球一样可以往前滚”时,我及时肯定了该幼儿的发现,给予他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启发能力稍差的幼儿。很快,孩子们发现铜鼓用途很多,如可以变成“小跳台”玩跳高,可以当小椅子坐一坐,还能用来玩跨栏,等等。之后,孩子们还发现可以用铜鼓做“开火车”“搭房子”“过小桥”“小乌龟爬”等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开发了探索力、创新力,还培养了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每当孩子发现新的玩法时,我都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以上游戏活动,我以“森林运动会”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进行系列游戏,提高了幼儿走、跑、跳等的基本活动能力。最后,我再把课堂还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各种竞技比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整个活动我以“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尽管如此,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有时过于关注个别能力突出的幼儿而忽视了其他幼儿;个别幼儿对铜鼓的玩法单一,老师没有能及时地给予指导,与幼儿的互动不够。
在活动进行中,幼儿还用铜鼓敲打出很多音乐节奏,老师也从中找到了下一活动的切人点。
活动指导教师:黄雪萍
活动助教教师:赖晓红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神奇的小飞盘
看看我们老师巧手制作的飞盘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方法玩飞盘,发展走,跑、跳,往上抛等动作。
2、体验玩飞盘的乐趣。
活动准备:用达能酸奶瓶制作的小飞盘若干(每个幼儿两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拿着飞盘边听音乐边玩着飞盘进场。
2、热身运动:快乐的小飞盘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和飞盘玩游戏,这些小飞盘可神奇了,它会会和小朋友玩游戏的,飞盘说:“今天我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玩的方法多,。现在你们可以和我(飞盘)玩游戏了。你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2)、幼儿自由探索玩飞盘,教师观察引导。可能会出现的玩法,向上抛接,挥手臂,两人对接,投远,幼儿合作把飞盘平放于地面,双脚跳,连续跳,绕着走等。
三、交流分享
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玩法,边说边做。全体幼儿观看评议。
四、神奇的小飞盘与颜色做朋友
1、教师引导,小朋友可聪明了,你们玩出这么多的玩法,咦,你们看,你们手上的飞盘都有很多种好看的颜色,下面我们一起和飞盘上的颜色做游戏,看看那些小朋友的小飞盘最神奇。
2、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
找颜色:幼儿把飞盘放在场地上,教师出示蓝色,幼儿跑到蓝色的飞盘边站好,没找到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游戏反复更换颜色进行)。
找朋友:幼儿看教师出示飞盘颜色,快速跑去找相应的颜色飞盘,然后,自己商量合作游戏。
五、活动结束
1、教师引导:小朋友玩得可开心了,飞盘也累了,我们把飞盘送回家吧!
2、带领幼儿拿着飞盘轻松愉快地放回去,然后放松绕场走一圈,返回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神奇的小椅子
设计意图:
小椅子是天天陪伴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好伙伴,将椅子作为一种体育器械,它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排列、倒放、垒高……通过锻炼可促进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的发展。因此,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体育活动,并结合当前创新教育的主流,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作为一个重要活动目标,尽可能的为幼儿提供思考、尝试、创新的机会,不断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发展智力水平,更大限度发挥体育活动的寓体寓智的双重功能。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小椅子开展几种体育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等多种技能。
2、活动中鼓励幼儿克服困难,积极创新;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小椅子、跳绳若干(幼儿人手一份)
2、录音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引起幼儿对椅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瞧!今天小椅子也来到了操场,它要和小朋友一块出去郊游呢!
我们请小椅子变成小汽车带我们出发吧!一起说一句神奇的话:“变变变,快快变成小汽车”。(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小汽车出发)
教师导语――出发!前进!左拐!红灯!绿灯!右拐!……
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小朋友想到大海里去玩吗?让小椅子变成什么来帮助我们?(小船、快艇……)
教师导语――小船小船划呀划,大海里面真好玩!
师:我们在水里能做哪些运动?小椅子能帮我们什么忙呢?(游泳、划船、跳水……小椅子可以当跳板、救身圈)
幼儿运用小椅子自由模仿多种水上运动,教师指导。
(二)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和小椅子一起玩了开汽车和划船等游戏。小椅子还能和我们做哪些游戏呢?想试试吗?看谁想出的玩法最多?(幼儿自由游戏,教师指导并及时对幼儿的创新给予鼓励和肯定)
小结:大家坐下来歇会儿吧!谁愿意把你刚才的玩法表演给大家看的?(请幼儿个别表演并引导幼儿集体模仿)
2、引导幼儿合作游戏,集体探索椅子游戏。
师:假如小朋友能和许多椅子一起游戏那肯定会更好玩!我们找好朋友试试吧!
(幼儿合作游戏,教师指导)
集体练习:(1)走独木桥――将多张椅子横向并排呈平衡木,幼儿可集体练习平衡;
(2)过障碍――将两两椅子相面对并纵向排列,练习跨障碍走;
(3)踩水坑――将椅背放倒在地,形成一个个“水坑”,幼儿练习踩“水坑”;
(4)爬山――引导幼儿将椅子纵向靠紧排列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
3、鼓励幼儿将绳子与椅子合作游戏。
师;小朋友今天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许多椅子游戏。老师将给每位一样小礼物,瞧!是什么?(跳绳)喜欢吗?
我们以前都玩过跳绳,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试着将跳绳与椅子一起玩玩,可以怎样玩呢?
教师鼓励幼儿合作并创新多种玩法(可将绳子系在椅腿上进行练习。如;旋转跳绳走,跳皮筋等,如图示。)
(三)放松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吗?我们的椅子也累了,一块儿坐下来歇会儿吧!
(集体围坐成圆圈,坐或站在椅子上随音乐做些放松活动)
(四)延伸活动
幼儿将椅子搬回活动室后,鼓励幼儿将椅子擦干净。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所用的器械是幼儿园均具备的小椅子,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以“和小椅子出去郊游”导入主题的各种椅子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跑、跳、平衡等技能,重点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中,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幼儿自由探索活动。如给每位幼儿一张椅子,以减少等待和不必要的整队,从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幼儿在与小椅子进行走、跨、跳、平衡练习时,教师能将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相结合,分类指导,尽可能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改变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视幼儿或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我怎样长大
设计意图:
幼儿期是人成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童年生活也是最快乐的生活。本活动旨在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精心养鱼、呵护,从而更加热爱、尊重父母,体会长大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观察自己的变化,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2、 体会成长的快乐,热爱、尊敬父母。
3、 培养幼儿大方讲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联系孕妇及婴儿。
2、 受及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用品。
过程建议:
1、 我们哪里来?
(1) 引导幼儿讨论自己从哪里来,了解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与兴趣。
(2) 请某位怀孕的老师来园,让幼儿摸一摸肚子,感受一下胎动,听一听胎音,了解自己也是这样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
2、 妈妈和娃娃。
(1) 请妈妈抱自己的婴儿到班上做客,请幼儿看一看娃娃的小脸,比一比自己和娃娃的小手、小脚、发现自己和娃娃的不同。
(2) 观察妈妈喂娃娃吃奶、换尿布,体会妈妈对娃娃的精心照顾和关爱。
3、 我长大了。
(1) 回家收集小时候的玩具、用品、照相,向家长询问自己成长的经过、趣事。
(2) 布置展览:我小时候。寻找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互相介绍自己,比一比现在与过去有何不同。试一试小衣服和小时候的用品,发现自己长大了,人的成长有其自然规律,体会成长的快乐。
(3) 交流分享:长大了我会当……将来我会怎样生活?
延伸提示:
(1) 记录、保留自己现在的身体特征,如耳朵、体重、收银、脚印。
(2) 动手为父母制作小礼品。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百变魔球
准备:各种纸球(大的、小的、轻的、重的,内装有豆类、铃铛可发出响声)(如图①)、纸棒、怪兽之家(各式塑料袋――用废纸张填充后贴上怪兽面具)(如图②)、地垫板、围巾、纸箱
玩法一:打怪兽(如图③)
将怪兽之家悬在半空,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纸球,站在规定位置,对准怪兽进行投掷。
玩法二:棒球比赛(如图④)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7―8名,幼儿可自己推赶球,也可将球传至同伴,以打进球门为胜。
玩法三:运球(如图⑤)
两名幼儿为一组,将纸球放在塑板或围巾上,两人合作,快速奔跑,将球运至终点。
玩法四:海狮顶球(如图⑥)1.用纸棒顶住纸球,比一比谁的纸球在棒上坚持时间长。
2.用纸棒顶住纸球,绕过障碍物走。
玩法五:抬花轿
幼儿两人一组,手拿小棒对持而立,将球放在两根小棒上,合作将球抬至终点(如球掉下需返回原地重来)。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明亮的眼睛
目标
1.互相观察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好奇。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准备
1.眼睛小精灵,眼球处可替换。
2.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上面画有眼睛)、黑笔、蜡笔。
过程
1.嘿,你好!
――出示眼睛小精灵,用小精灵的口口勿与幼儿对话:嘿,小朋友,你好!
认识我吗?我是眼睛小精灵。我就在你们身上,找找吧!
――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眼睛,说说看到了什么。如:我看到了xx眼睛里有黑黑的球;我看到在xx小朋友眼睛里有我自己,我动他也动。
――教师将眼睛小精灵的眼球处替换成班中小朋友的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2.噢,我看见了……
――眼睛像什么? (照相机)请幼儿眨眨眼睛,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模仿照相机拍照的样子。
――带领幼儿到室外,说说自己看见了什么。
――引导幼儿选择几处自己喜欢的“景象”合作拍摄。如来到花朵前,做“照相机”的幼儿盯住花朵,另一幼儿边说“咔嚓”,边轻拉当“照相机”幼儿的耳朵,此时做“照相机”的幼儿使劲闭一下眼睛,表示摄影成功。
――引导幼儿绘画特写的眼睛,重点画出眼睛上呈现的景象。
建议
1.视觉在感知和认识周围世界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引起幼儿对视觉感知的兴趣,并从中萌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关注态度。
2.可创设墙面环境,展示幼儿绘画的“大眼睛”,让幼儿知道眼睛的用途,引导幼儿有意识地注视丰富多彩的周围世界。
315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棒的多种玩法,对击剑活动感兴趣。
2、能主动学习击剑的基本动作,会灵活的进攻和躲闪。
3、勇敢的参与活动,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做棍棒操,知道一些关于击剑方面的知识,击剑动作图示。
2、人手一只球、一个用挂历纸卷成的纸棒。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幼儿两路纵队沿中间场地走,行进中练习左右拐弯走。教师用动作提示个别幼儿口令落在左脚上,
2、听音乐做棍棒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玩棒,探索不同玩法,满足玩的欲望。
师:请你找个空地方和纸棒玩一玩,看谁玩的方法多又好。
2、分享交流。
幼儿自由站成面对面的两排,请有创新玩法的幼儿在两队之间介绍并演示玩法,同时让其他孩子学一学。
3、幼儿合作玩,进一步探索纸棒的不同玩法,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主动练习击剑动作。
4、引入主题“击剑”,学习击剑的基本动作。
(1)请两个小朋友演示新玩法。
师:他们在干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击剑?你认为应该怎样击剑才好?
(2)老师讲解示范击剑的步伐和执剑的方法:弓步进攻、弓步后退、右手执剑。
(3)幼儿练习。幼儿探索击剑动作,通过看图示、教师引导来练习击剑动作,重点练习步伐
(4)对准固定目标练习。
每个幼儿一个皮球,找空地方练习,人和球要保持一定距离,碰到球就算击中,注意击剑时的步伐,遵守规则。
(5)幼儿相对在直线两侧进行击剑训练,重点辅导幼儿进攻和躲闪,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能击重面部。
5、游戏活动:击剑比赛。
规则:在相同时间内看谁击中对手的次数最多。
三、结束部分。
1、游戏:赶球入门。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对感兴趣的幼儿继续提供材料,引导幼儿正确的玩一玩。
2、继续了解和关注击剑的相关知识,在户外活动中继续练习击剑,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