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8篇

时间:2025-04-18 作者:Anonyme

想要让课堂更有条理,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若希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应从教案的编写开始努力, ,下面是小淘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8篇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安全标志。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 34 | 5 | 54 32 |1 ||

教师指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自中国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龄班幼儿听;

教师指导语:“作为安全小卫士的我们因该有的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别人学会自我保护,所以呀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隔壁班去,希望你们能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他们听,让他们也能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好吗?”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2

活动时间:延中环保日(1月10日)

活动要求:

1、了解一些常见四季树木的名称及明显特点,会区分落叶树和常绿树,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2、通过认养幼儿园中的树,让孩子学会一些不同季节照顾树木的方法,激发孩子爱园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护绿小卫士(整合与生活环境中)

2、认养标志及护绿记录卡。

3、常绿树叶、落叶树叶若干,幼儿人手一片常绿树叶、一片落叶树叶。

4、散文《树真好》的图书。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养一棵树

一、周围的树

1.(出示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这个环节,孩子们的表述基本上是经验的回顾,所以都可以围绕中心来进行。

二、幼儿园中的树

1、请我园的护绿李叔叔来园与孩子们一起认识我园的树。

2、以班中的六个队为单位合作认养一棵幼儿园中的树。

3、制作认养标志并挂在相应的树上。

活动二:常绿树和落叶树

1.(出示汉字“落叶树”)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发芽,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除了落叶树之外,还有一种树是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

2.(出示两种叶子)这里有两种叶子,一种是常绿树,一种是落叶树,请你各拿一片。

这里用“各”字是因为,班孩子在参加小学的面试时,会不懂一些关键词,所以在班孩子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适时地出现一些这样的关键词。

在活动中,孩子一开始就只拿了一片,于是,教师解释“几种东西,一种拿一个叫各拿一个”。孩子立刻可以明白。

3.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通过感官来感知树叶不同特征。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孩子的感受,将两种树叶的特征分别记录在写有“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纸上,以供归纳使用。

在活动中,孩子会将两片树叶的无关特征讲述出来,如小,所以,在选择树叶时,应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而抽象出它(常绿树)的显著特征:叶厚、正面色深、有光泽。孩子对自己认养的树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三:树真好

一、导入活动提问:幼儿园的一排冬青树,怎么挂上了彩色卡片?为什么?

1、引导幼儿表达:班级值日生分六队,分别以小队的形式认养了一棵树

2、花匠李师傅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有些树的名称:桃树、盘槐树、冬青树、白玉兰、罗汉松、红枫,并挂上了树的名称

3、小结:冬天到了,树也象小朋友一样,需要保暖,所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做了一件认养幼儿园树木,非常非常好值得夸奖的事

二、欣赏图画本“树真好”ppt

1、第一编欣赏,通过欣赏,知道图画本里树的好处

2、第二遍欣赏,声说说图画本里树的好处,并说出图画本的名称树真好

3、引导幼儿说说,除了图画本说树的好处以外,还有好处吗?并与ppt上的数整合

4、教师说说树的好处幼儿园的屋顶要建一个有花有树的花园,幼儿园的屋顶花园,树能美化环境

5、小结:树真好,所以我们要关心、爱护它,幼儿园的树多了,幼儿园就更美了。

三、共同讨论养护树的的简单方法:修剪、施肥、浇水、保暖

1、认认识了树的名字,并出示树的名字卡片,整合识字

2、养冬天到了,树是怎么过冬的呢?冬季如何养护?修剪、施肥、浇水、保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出示养护记录单,把更好的方法记录下来,向李师傅讨教学习。

四、延伸活动,为每位幼儿提供图画本“树真好”,自由阅读

活动四:护绿小卫士(以生活课程呈现)

一、介绍自己队照顾小树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二、讨论:如何让家都能来爱护这些小树。

三、制作护绿公益标志。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3

目标

1、初步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习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愿意当环境小卫士,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两个画面:a.垃圾成堆 b.环境优美整洁)。

2、ppt课件(图片:旧报纸、饮料瓶、牙膏皮、菜叶、树叶、果皮、废旧电池等,可回收垃圾箱、不 可回收垃圾箱)

3、卡片:旧报纸、饮料瓶、牙膏皮、菜叶、树叶、果皮、废旧电池等,

4、纸制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

活动重难点

1、难点: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重点:能够对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过程

1、观看两幅环境图,启发幼儿谈感受。

第一幅图:垃圾成堆的情景。

第二幅图:环境优美整洁的环境。

(1)提问:这两幅画中的环境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这两幅画心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2)提问:你喜欢哪幅图的环境?怎样才能把第一幅图的.场景变得和第二幅一样干净、美丽?

(激发幼儿清除垃圾的欲望,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2、尝试给垃圾分类

(1)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垃圾的种类。

教师: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回收垃圾,比如纸类,可以回收重新制成新的纸张,纸类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像树叶这种不能重新利用的垃圾叫不可回收垃圾。

(2) 分类投放垃圾。

提问:我这儿有许多的图片,你们来能分类把它们放在垃圾箱吗?

教师出示绿色、黄色“垃圾箱”,请幼儿把垃圾分类放到垃圾箱里。(分组进行)

3、验证分享操作结果。

4、总结归纳垃圾分类。

反思:

本次教育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由于幼儿经常从电视等各种媒体听到、看到关于环境破坏的消息,也亲身体会过大风暴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危害,同时又看到了关于环保的各种图片,因此,幼儿对这一活动很感兴趣,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在引导过程中,目标明确环环相扣,我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去看、想、说、做,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本次活动还注意渗透了其他领域的知识,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这样效果会更好些。同时也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用破旧教学材料开展游戏的快乐

2、懂得双手轮流替换投掷

3、提升动作的协调性与正确度

首要模式:

集体

课时布置:

一课时,30分钟

要点难点

要点:

在学习双手轮流替换投掷的过程内,体会用破旧教学材料开展游戏的快乐

难点:

配合得当地双手练习轮流替换投掷

教学预备

经验预备:

课前懂得做韵律操

物质预备:

每个人三(锡都)个旧杂志揉成的纸团、背篓8只、录音机、韵律操磁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

1、在music的伴乐下,孩子跑进入场,听鼓声绕场所做走、跑、跳的游戏;

2、孩子集中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

1、自由探究时期孩子每个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式最多,幼儿教师叮嘱孩子留意安全。

2、导入学习时期

①请1名孩子演示,幼儿教师解说动作要点:先用手轻握纸团举起手到小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丢到外面。

②孩子自由练习,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③孩子站成四队,鱼贯练习,幼儿教师查验孩子投掷的状况并总结。

3、温习加强时期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2遍玩法:8名孩子当“教学畚箕”,背部小背篓,其余孩子都当“捡垃圾小卫士”。“小卫士”把垃圾拾起丢到“教学畚箕”中,“教学畚箕”迅猛躲避,不让“小卫士”把垃圾丢进自个儿的背篓中。约定的时间“教学畚箕”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2遍玩法:孩子站成四路纵队,队列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孩子按顺序将垃圾桶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中,每一次唯有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1组为胜利。

三、结束

1、唱《环境保护小卫士》的乐曲自由舞蹈;

2、收拾教学教学材料。

扩展教学:

将纸团放于教学区中,孩子自由教学时可在过道上接着练习。

教学讲评:

一、设计用意

这一次教学的目标是练习双手轮流替换投掷,渗透的环境教育目标是在环境保护游戏中体会运用破旧物件的愉快。所以,在探究时期,幼儿教师给予孩子每人一个杂志团的纸团与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探究,从感情视角出发激起孩子的共鸣,在加强时期,以“小卫士捡垃圾”、“小卫士运垃圾”的游戏进行,教学的困难程度也由易到难。教学融合孩子的年纪特征,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有意思的模式,让孩子在玩中学,寓教于乐,进而增添孩子的环境保护观念,此外,将单一、无趣的投掷动作变为有意思的教学游戏。

二、效果讲评

教学的基本让孩子自由玩纸团,发现纸团的`玩法,很好的显现了自我独立性,让孩子在发现中学习,有利于培育孩子的革新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小卫士捡垃圾”的游戏有效地融合了环境保护教育并进而温习了所学的动作。这节课的要点是对孩子开展上肢动作的练习,与此同时也重视融合浑身其余各部位的练习,通过“小卫士运垃圾”游戏,使孩子上腿部及浑身有了配合得当进一步提高。此外,将环保的游戏融进动作的教学里,孩子兴致非常高,使教学达到了高潮。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5

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3、助幼儿树立我是安全“小卫士”的意识。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教具:气球鞭炮、气球、牙签、唐老鸭玩具。

3、活动展室准备好安全教育图片。

教育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唐老鸭”到我们这来玩,看!它在干什么?

?老师操作唐老鸭玩具,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用气球做成“鞭炮状”,用牙签做成“火柴”)】

老师问:唐老鸭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引导孩子树立我是安全“小卫士”的意识。

2、观看录像,讨论录像中佳佳、君君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佳佳、君君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总结:

①不能戴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在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引导孩子强化我是安全“小卫士”的意识。

4、教师扮作唐老鸭邀请小朋友去看活动展室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5、在活动展室,教师引导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6、讨论:“听到敲门声该不该开?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能不能随手向窗户外扔垃圾和物品?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能不能站立在窗台上或阳台栏杆外?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能不能随便开煤气?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能不能随便碰电插座?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做?”

“能不能随便吃药品?会造成什么后果?应该怎么做?”

“出人房门应该怎么样?” “上下楼梯应该怎么走?”……..

7、归纳活动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再次引导强化孩子争做安全“小卫士”的意识。

8、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废旧物品利用,并给生活增添一定的乐趣。提高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夹易拉罐跳起前掷,动作协调。

2.体验用废旧器材做的玩具来锻炼身体的快乐。

3.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用双脚夹易拉罐跳起前掷,动作协调、为什么废旧物品可利用

活动准备

易拉罐、废旧纸箱、平衡木、垫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随音乐做易拉罐操,活动全身。!

2.自由式活动:

(1)自己去探索易拉罐的各种玩法,(跳、顶、踢等动作)。

(2)自由组合,尝试用各种器材组合起来锻炼身体。

3.老师为幼儿讲解,练习用双脚夹住易拉罐跳起前掷动作。

4.竞赛游戏“环境小卫士”。

玩法:将幼儿分成四组,听老师命令,各队第一个幼儿走过断桥(间隔积木),在场地上任选一个易拉罐,用脚夹住扔入“环保箱”跑回,第二个幼儿即可跑出,在规定时间看哪一队清除易拉罐最多。

5.活动结束,小结:幼儿们个个都踊跃参与,也累了满腕汗,而且易拉罐也一个个地躺在“环保箱”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简单有趣,而且很低有意义的活动课,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老师进行了引导,每一人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感受到了活动中的快乐,也得到了锻炼,更意义在于,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认识,在幼小的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

2、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交通安全图片、及踩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看看!(教师让幼儿观看图片)

教师:看完了图片,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教师小结:这些图片都是小朋友受伤的图片,看完后感觉特别的难过,就是因为许多的不小心,所以发生了事故。我们要从小学会保护自己。

二、了解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了解预防踩踏的方法。

(1)教师:(出示拥挤的图片)这张图片上的人怎样?(挤在一起)这样挤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受伤的图片)那他们怎么会受伤?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有拥挤人群时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如果路边有超市、理发店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记住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若已经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2)教师: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教师小结: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3)教师:平时我们上下楼梯该注意什么呢?

教师:平时我们在上下楼梯时候,小手扶好扶手,靠右行,不推不挤。

2、出示交通安全标志。

教师:这些图片你们还记得吗?都是什么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平时我们在出门的时候看见这些标志应该怎么做呢?(按标志的行驶)平时你们都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出门呢?我们乘坐这些交通工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平时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按交通标志来行驶,在做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抓好把手,要和人一起;还要系好安全带,不在车厢内乱走,不把头探出窗外。

3、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教师:夏天的时候,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游泳)游泳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小结:夏天快到了,热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水,平时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跟着人,在人的看护下才能去玩,并且玩的时候要带好救生圈。平时我们在家里浴缸里洗澡的时候,不能自躲在浴缸里玩水。

4、食物中毒安全知识。

教师:现在是春季了,春季是细菌繁盛的季节,春季像土豆发了芽就不能吃了,发了芽的土豆有毒。生吃的蔬菜、瓜果、梨桃之类的食物一定要洗净皮,最好在开水里烫3-5分钟再食用。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新鲜、干净,不要吃隔夜变味的饭菜。绝对不能食用烂变质的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剩饭菜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食用时一定要再蒸熟、煮透,夏季气候炎热一定要喝开水。生水中含有量矿物质和细菌,未经煮沸饮用也会发生中毒。外出参观、实习、旅游购买饮料、食品时,一定要购买有注册商标、厂家、产地、近期出厂的商品。最好不到没有卫生合格证、经营许可证的个体摊点购买食品,以防上当受骗引起食物中毒。另外认不准的野菜、磨菇等不要乱吃。

三、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安全知识,要把它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会怎样来更好的保护自己,安全第一。

环境小卫士中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卫生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

2.有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操作卡第21、第22页。

经验:了解并收集预防生病的民间谚语。

活动过程

一、讨论:能吃吗?

1.谈论:路边食品的危害。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学会分辨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知道吃了脏东西会生病。

(1)提问:这些食品摆在什么地方卖?它们干净吗?

(2)提问:吃路边的食品有什么害处?

3.教师引导幼儿看21页上的图,然后提问:图中哪些食物不能多吃,为什么?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有哪些?请你在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图旁画“×”,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食物图旁画“√”。

二、谈话:这样做卫生吗?

1.多喝饮料好吗?喝哪种水最利于身体健康?

2.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卡第21页,指导幼儿判断图中幼儿喝饮料习惯的好坏。教师可以提问:图中小朋友喝的是什么饮料?说一说哪种饮料好。

三、交流:预防生病的妙方。

1.幼儿自由交流了解到的有关不生病的民间俗语。

2.读一读?预防生病的妙方。

教师引导幼儿看操作卡第22页,丰富幼儿预防疾病的简单方法。

附:预防疾病的谚语

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吃米带点糠,老少身体壮。

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不干不净,吃了得病。

干干净净,吃了没病。

生吃瓜果要洗净,吃得卫生少生病。

要想身体好,吃饭别太饱。

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