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我们必须用心去撰写每一份教案,精心撰写的教案不仅能增强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3、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感受到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重点难点】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做成的?还能做成什么?
(二)欣赏故事《由废纸到吸水纸》
1、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2、引导幼儿简单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吸水纸是怎样发明的?并启发幼儿讲出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故事。
(三)废旧物品用途多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教师小结:
小朋友,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废物变宝。
(四)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小小设计师《我来变》
你们喜欢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办变废为宝作品展,对孩子的创新设计加以肯定和鼓励。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在玩玩乐乐中进行创新。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物品越来越注重包装,但这些拆下来的包装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废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小百科:宝,同"宝"。(注意"宝"字简化前中间作"王缶",而"宝"则作"王尔",两字是正异关系,而非简繁关系)。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综合活动——大班——变废为宝
二、设计意图:
宋玉新小朋友从家里拿来一个娃娃,是用乒乓球和酸奶的瓶子、碎布制作的,班上的孩子可高兴了,你摸摸,我看看,有的还说,我也会做,通过这件事,我想到,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物质条件也非常的丰富。在家长的影响下,大多数的幼儿对用过的废旧物品一扔了事。那么能不能让幼儿有意识的收集一些废旧的材料,进行变废为宝的制作呢?在收集废旧材料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节俭的意识。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体验快乐制作的同时,变废为宝。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用废旧物品来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用具。
2、通过谈话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我们在平时可以有意识的收集一些废旧材料。
2、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知道废旧材料还可以再次被利用。
难点: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
五、教学准备:
课前知识准备:提前让幼儿在家里收集盒子或瓶子等废旧材料。
场地准备: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玩教具布置一个展览会的场景。
材料准备:分四组,废旧的各种盒子;废旧的瓶类;废旧的纸类;废旧的纸杯、餐盘、饭盒(清洗干净)。
操作工具准备:胶水、剪刀、双面胶、胶带。辅助材料:水彩笔、色卡纸毛线、沙粒、吸管等。
六、活动过程:
(一)通过展览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有意思的展览,小朋友好好看看展览品,可以用手拿来玩一玩。看看这些展览品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通过谈话活动,了解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要注意有意识的进行收集。
师:1、小朋友,展览会上你们看见了什么?它们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2、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收集这些废旧的材料?哪些废旧材料可以收集?哪些废旧材料不能收集?
3、说说你想怎样变废为宝。
教师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利用幼儿收集的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件喜欢的玩具或用具。
1、讲解活动规则。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
(四)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对幼儿制作的作品进行讲评。在制作活动中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1、继续制作没有完成的作品。
2、利用幼儿完成的作品布置展览。
活动反思:
反思一:创设环境,引起幼儿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布置了一个展览会,展出了有很多幼儿和教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玩具和用具,幼儿在参观的时候,可以拿来看一看,玩一玩。幼儿兴趣非常高,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对废旧材料能做这么多的东西,非常的惊奇,有了自己想制作的欲望。所以孩子们都能积极的投入到参观当中。
反思二: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孩子们纷纷说:“我平时喝过的矿泉水瓶子可以留下。”:“我把爸爸的烟盒保存下了。” “我喝的乳娃娃的瓶子也可以留下。”¨¨¨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反思三:指导制作活动,及时发现幼儿创造的闪光点。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比如有个小朋友用矿泉水的瓶子制作了一个沙漏,并且让全组的幼儿用来灌沙子。在评价中就特别提出给予肯定,起到的很好的榜样作用。
存在的问题:
活动中,我发现,提供给幼儿活动材料的种类有点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浪费。活动时,有不少幼儿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只给幼儿提供一种材料。而在展示的范例中把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玩具去掉。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一种材料,进行多种制作的方法就会多一些。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
2、丰富词汇:变废为宝,奇妙。
活动重点:
在观察活动中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丰富词汇:变废为宝,奇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个饮料瓶、一个塑料袋,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引出故事线索。
1、教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
2、教师:这些废旧的饮料瓶、塑料袋可以变成宝贝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一一个故事就叫做“变废为宝”。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集体观察、理解图??
1、教师:看看画面上有什么?小动物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山羊爷爷的商店,读一读图书上商店的名称“奇妙商店”和点门旁的两行大字“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
2、在幼儿观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完整地讲述图一内容。
三、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进行自主阅读
1、幼儿自主阅读,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教师提出看书要求。教师:废旧的`东西真的能变成宝贝吗?请小朋友打开你的书自己去看,看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看?注意些什么?
教师:看书的时候要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看,一边看一边轻轻地说一说故事;看书的时候轻轻翻阅、爱护图书。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学习仔细观察画面,并按照画面的先后顺序讲述故事。)
2、教师提问:你看到故事里说了什么?
(鼓励幼儿简要讲述自己对故事的初步了解。)
四、集体看挂图,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小兔子拿来了什么?小兔子和山羊爷爷想的是什么?它们可能在说些什么呢?
2、教师:小鹿拿来了什么?小鹿和山羊爷爷说了些什么呢?
3、看看小马的表情,你觉得它在想什么?山羊爷爷是怎么回答的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重点鼓励幼儿想象小兔、小鹿、小马和山羊爷爷的对话。)
4、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变废为宝”的意义
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幼儿说说故事中动物之间的对话。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山羊爷爷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4
幼儿园中班教案《变废为宝》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弃的、清洁无毒的纸盒及废旧塑料瓶、碎布等。
2、装饰纸条、不同的图案等(用来装饰)。
3、剪刀、双面胶等。
4、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灯笼、宝塔、火箭等。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做小小收集员,把家里没用的纸盒、塑料瓶、碎布等带来,小朋友们都很积极,收集了许多好东西,谁来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宝贝。(如酸奶瓶、烟盒、洗洁精瓶、饮料瓶等)
2、幼儿进行垒高游戏
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用这些宝贝来做游戏好吗?
(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分成七组,大家一起商量动手进行垒高比赛,可以用不同的宝贝进行,看那组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里垒得又高又稳。
(2)介绍两组垒高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快而稳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边,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来放等,慢而摇晃的原因:大家争抢,没有合理摆放好。
(3)再次进行游戏,第二次垒高比赛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垒高经验。
3、欣赏作品
(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回答)在幼儿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介绍2~3种作品。
(3)提升:如果这些做好的玩具、好东西坏了,还有用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应答)
4、变废为宝
你们想不想做个小小魔术师,用大家带来的这些盒子、瓶子来变成好玩的东西呀?(想)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宝贝想做一个什么玩具?跟朋友讲讲,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对纸盒、塑料瓶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一样好玩的玩具。
(2)幼儿自己制作玩具,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
(3)幼儿完成后,陈列在玩具橱上,可以相互进行简单介绍。
5、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正好,废旧物品当成宝,动动小手动动脑,变成汽车和小猫,'变废为宝'真正妙!”
今天,我们小朋友用没用的纸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变变,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6、延伸活动:
幼儿拿着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传员,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参观欣赏。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物品越来越注重包装,但这些拆下来的包装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废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5
一、设计理念:
在人们不断制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废瓶子、泡沫、纸板随处可见。因此,在本堂课中我利用这些最常见习的生活垃圾,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巧妙利用。进行大胆地想象、夸张,设计。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创造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大胆进行“变废为美”的艺术活动。
废弃物造型不仅仅是环保教育,还为学生展现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美术创作思路,传达一种生活情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材质,选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和创作。教科书中选取用废铁制作的雕塑《驼鸟》,用洗发水瓶子制作的《奶牛》,综合材料组成的房子、人物等,这些造型生动、设计巧妙、富有创意的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在“制作步骤”中选用废塑料袋,棉花、绉纸制作的小娃娃,简洁明了,一看就懂,便于学生的临摹和借鉴。在“想一想”和“提示”部分提供了较多孩子生活中经常丢弃的牛奶瓶、纸盒子、塑料袋、随手可得的树叶、废纸等做成的小玩意,以多变的创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想象。
本课最具挑战和创意的是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在积极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强调尊重个性和创造力,____独特发挥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美术工具、材料、技巧、表现手法,达到有机的____,制作出新颖别致的作品。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了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手工技法与技巧,同学们也学会了配合与交流,在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2. 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组合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
3. 学生能利用收集的废弃物,并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进行有效地分类,并制作一件美术作品。
4.感受环境保护带来的乐趣,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难点: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六、教学策略与____:
采用“愉快教学”,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从中找寻更多更好的创意点子。并用“身边的媒材”“废旧物品”想象并创作出各种丰富多样作品。 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使孩子们的创造意识及动手制作能力得到了加强,真正体现出教者有心,学者有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人。
七、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废弃物,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瓶子、盒子、废纸等;胶水、剪刀、绳子等制作工具。
(教师)一些废弃物制成的作品;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材料。(课件 图片)
八、教学过程
(一)动一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整理不同的废旧材料,将材料进行分类(能说出不同类别中的一些具体的物品。比如卡纸,绉纸等)。
教师:同学们带来的材料真不少!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带来了一件礼物
大家在抽屉里找一找是什么样的礼物(课前师在每一小组里安放一件废弃物造型的礼品)
(二)想一想,
它们用什么材料?怎样组合起来的?(把作品进行分解,多角度、多思路展示,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三)、说一说
讨论一下废弃物的加工方法,(工具:剪刀,胶水,钳子)
师简单示范(剪、接、扎、粘、饰等技法)学生补充
师小结:看,一些废弃物,经过咱们动脑动手,转眼变成了一件小小的工艺品!今天这堂课我们也要运用这些方法,把我们带来的材料好好变一变。 板书揭题:废弃物造型
(四)赏一赏
师出示课件:
(1)优秀学生作品欣赏。
(2)欣赏大师作品
要求:a、仔细观察他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组合起来的?(把作品进行分解,多角度、多思路展示,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b、觉得作品的哪个方面吸引你?
看废弃物想象这是什么?(通过现成的废弃物思考想象,利用物品原有样子进行想象。)
教师小结:巧妙应用废弃物材质特性进行夸张、变形。
(五)、做一做
(1)组内讨论:收集的废弃物能加工成怎样的作品
(2)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评一评
交流评议,展示作品。
(1)学生作品交流,进行介绍,相互评议。
(2)集中展示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和材料能够表现,正如我们今天学习的废弃物造型。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积极动手动脑,就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七)用一用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能应用废弃物制作其他有趣的艺术品,来美化自己的房间或家
(八)理一理
课后整理:指导学生收拾好物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九、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适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发挥了美术教学特有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中,我能采用“愉快教学”,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以游戏的方式来体现合作精神。孩子们通过“玩一玩”、“变一变”的形式,将自身掌握的制作技法与伙伴共同交流,共同分享,从中找寻更多更好的技法。并用“身边的媒材”“废旧物品”想象并创作出各种漂亮有趣,富有创意的作品来,使学生懂得美术丰富多样的表现力、懂得“变废为宝”美化生活。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步入大班以后,做手工、用本子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放学后,垃圾桶里的废纸到处可见,孩子乱扔废纸的现象很普遍,如何培养孩子们节约用纸成为一个比较共性的话题,因此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让幼儿知道纸的用途、来源
2、情感目标:教育孩子爱惜和节约每一张纸,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技能目标:学会有效地利用每一张纸,重复利用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节约每一张纸,培养好的卫生习惯
2、活动难点:纸的重复利用
【活动准备】
1、自编故事《哭泣的纸宝宝》
2、本节课前一节课为手工课
3、各种各样的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自编故事《哭泣的纸宝宝》,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3)纸宝宝为什么哭泣?
二、基本环节
2、谈话活动: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做了手工,我们班的纸宝宝刚刚也在哭泣,你听到了吗?
(2)孩子们,现在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师干净吗?
(3)纸都会干什么?
(4)小朋友,一人扔一点纸,教室就会有很多的纸,这些纸在地面上一是很脏(破坏环境),二是很浪费(扔的纸多了,自己就没纸用了。现在,小朋友该怎么做?
3、教师讲解纸的来之不易
4、发动孩子做标志,设定规则,设立“废纸收购站”
5、出示各种各样的纸,知道它们的用途。
6、纸的重复利用
(1)大纸破了可以小着用
(2)画错了可以变成别的
(3)写错了隔行用
7、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小中班幼儿的好榜样。
三、结束环节
废纸利用,用大的废纸团成团,制成纸球,当体育用品,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四、延伸活动
保护我们的环境
针对纸这一主题,联系身边的真实事情,延伸到保护环境这一大的主题中。
【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课之后 ,看着孩子们的表现,结合实际我反思到以下几点:
1、备课时我已经尽量把内容的设计、孩子的学习方法考虑全面,所以上起课来比较得心应手。
2、活动过程的反思:(1)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有充分的自由空间,通过材料和情景故事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不过这些知识的总结需要孩子在一个长的时间段之内坚持才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2)我在上本节课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孩子的可控性较小,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不同,在课堂组织中孩子的兴奋度很高,课堂常规稍微有些乱。不过知识的接受基本接受,个别幼儿需要个别指导。(3)由于个别幼儿胆小,发言不积极,大部分幼儿参与性极高。
3、活动效果的反思:活动目标已达到,不足之处是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没考虑到把它设计成一个大的班级活动主题,所以我在上完本节活动之后,成了本月班级活动主题之一,希望有一个好的良好环境的形成。
4、如果我重上本节课,我会提前先录好一段卫生动画视频,引起幼儿注意,让他们在自己的环境中找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形象更直接的让小朋友们设定规则,遵守规则。
幼儿园变废为宝教案篇7
[幼儿分析]
大班的幼儿对事物以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内在的联系缺乏观察训练,孩子们生活中吃的瓜子、花生、鸡蛋、海鲜等,吃完了就把剥下的壳仍掉,却不知它们还能再次利用,用它们可以做成精美的工艺品。而成人也很少有意识的去引导了解类似这方面的变化知识,所以这么大的孩子就不知废旧材料还可以做别的用,就更不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想办法利用它,把它再次改变成我们能用的东西。所以我们通过《变废为宝》这一活动,让孩子们探究生活中一些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设计思路]
废旧物品的再次利用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体裁。本次活动在课前让幼儿提前搜集废旧物品,积累对废旧物品的感性经验。
[活动目标]
1、和孩子探究生活中一些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激发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再创造的愿望。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小乌龟、各种形状的泡沫板、用纸折成垃圾盒四个、每人一个选材料用的纸盒、剪刀每人一把、照相机一部。
2、鸡蛋壳、花生壳、瓜子壳、核桃壳、贝壳、毛线头、绿叶等。
[活动过程]
1、谈话
(1) 出示“小乌龟”。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一下它是用什么做的。(废旧报纸、泡沫板、及时贴)
(2) 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废旧物品?(幼儿自由发言)
2、扩散思维、展开想象。
孩子们说的这些废旧物品还有用处吗?用它们可以做什么东西?如:牛奶盒何以做小车;可乐瓶可以做花蓝、鱼缸;一次性纸杯可以做电话、公鸡、茶几;旧报纸可以做帽子、纸球;……
小结:千万别小看我们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有用的废旧物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积极动手,我们就会变废为宝。
3、幼儿尝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1)出示准备的废旧物品,幼儿观察、讨论它们可以做什么?
(2)请幼儿拿纸盒去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和一块自己喜欢的泡沫板。
(3) 激发幼儿即兴创作,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适时关注需要帮助的孩子。(提醒幼儿注意桌面清洁、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4、作品展示。
(1)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
(2)请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如:名称、内容等。
(3)用相机记录下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成了真正的艺术家。
5、总结。
孩子们真了不起!个个都是魔术师,你们用灵巧的小手把废旧物品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孩子们,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有用的东西,我们只要积极动脑、就会变废为宝。(布置作品展,让家长和其他小朋友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优点: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等过程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动手制作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创作的积极性。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的作用,引导幼儿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练习,体验了发散思维的乐趣。
不足:在活动中评价部分欠佳,评价幼儿作品要做到以点带面,多给孩子说的机会,让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让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