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细致规划有助于教师掌控课堂节奏,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而有序,如果希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从教案的创意设计开始入手,小淘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自然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小班的孩子刚刚入园不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兴趣与好奇,而对小动物的喜爱更在不言之中。自然角要开始投放小动物了,从什么开始呢?我选择了"小乌龟"。因为小乌龟性情十分温顺,它既便于幼儿的触摸、抓握可以引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又易于饲养,便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和长期的观察活动,那么如何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认识小乌龟,了解乌龟的生活特性,引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呢?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乌龟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能细致观察小乌龟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喜欢小乌龟,愿意关心、爱护小乌龟。
活动准备:
1.课件
2.5只实物小乌龟。
活动过程:
一、请你快来帮帮我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师: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路过一条小河,在小河边看到一样东西,请小朋友快来帮我看看是什么?(蛋)(课件1:小河边草地上有一枚蛋。)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白白的)这会是一个什么蛋呢?(幼儿自由猜测:鸡蛋、鸭蛋、鸟蛋、恐龙蛋、乌龟蛋、鳄鱼蛋)
二、请你猜猜我是谁
1.设置游戏,激发幼儿猜测师:到底是谁的蛋呢?别着急,让我们来问问它吧!
师:咚咚咚,咚咚咚,小小蛋儿把门开,让我看看你是谁?(教师带领幼儿做敲门状。)小蛋儿:想知道我是谁吗?快跟我来做游戏吧!(课件2:小蛋儿讲话)
2.演示课件,通过局部猜测初步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1)小蛋儿:这是我的小尾巴,请你猜猜我是谁?(课件3:小蛋儿露出小尾巴)师: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谁会有这样的尾巴呢?
(恐龙、鳄鱼、小乌龟、小蛇)
(2)小蛋儿:这是我的爪子,快点猜猜我是谁?(课件4:蛋儿露出四只爪子)师:谁会有这样的爪子和刚才那样细细小小的尾巴呢?(鳄鱼、小乌龟、恐龙)
(3)小蛋儿:这是我的头,这下你能猜出来了吧!(播放课件5:蛋儿露出头)
(4)小蛋儿:这是我的背壳,这下你一定猜到我是谁了吧。(课件6:蛋儿露出背壳)幼儿齐:小乌龟。
教师小结:小乌龟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在地面上活动,还会在小河里游泳呢!让我们跟小乌龟问个好吧!(播放课件7:乌龟在草地上爬、在小河里游泳。)
三、请你看看我啥样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实物乌龟,初步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
(1)教师出示实物乌龟师:看、小乌龟游到了我们活动室里来了。它是一只宠物龟,就像我们家里养的小猫、小狗、小金鱼一样。它还很害羞、胆小呢,小朋友在和它做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要关心爱护它。
(2)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小乌龟。师:我们来看看小乌龟长什么样子。
(3)教师指导幼儿有序观察小乌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头上有什么?(有眼睛、嘴巴、还有两个小鼻孔呢!)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爪子)有几个爪子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并确认)师:乌龟的爪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呢?(游泳、爬行)师:让我们学一学小乌龟游泳和爬行的样子吧!(带领幼儿模仿小乌龟游泳和爬行的样子。)师:尾巴是什么样子的?(细细小小的)师:小乌龟的背壳在哪里?(幼儿手指)背壳上有什么?
(4)通过触摸,感受乌龟背壳的坚硬。
师:背壳摸上去怎么样?(硬硬的、凉凉的。)我们一摸小乌龟的贝壳,小乌龟的头怎么了?原来小乌龟以为遇到敌人了,所以要把头缩进去,这样就能保护好自己了,小乌龟真能干,我们一起学学小乌龟把头缩进去的样子。
四、请你说说我啥样,集体谈话,进一步了解小乌龟的外形特征。
(1)设置游戏情境。
师:小乌龟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它先躲起来,考考你们刚才看得仔不仔细?(教师把小乌龟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小桶内。)
(2)集体谈话师:小乌的头上有什么?(有眼睛、有鼻子、嘴巴。)师:小乌龟身上都有些什么?(有头、背壳、爪子、尾巴。)师:那小乌龟的背壳是什么样的?(硬硬的、还有花纹)师:小乌龟有几只爪子?(四只)师:尾巴什么样?(细细长长的)
教师小结:小乌龟真的好可爱呀!它有一个硬硬的背壳,圆圆的头、头上有眼睛、鼻子、嘴巴、四只爪子、一个细细小小的尾巴。
五、请你猜猜我吃啥师:玩了半天,小乌龟的肚子有点饿了,你们知道小乌龟喜欢吃什么吗?
(幼儿迟疑)师:那你们喜欢吃什么呢?(胡萝卜、肯德基、吃大肥肉)教师:小乌龟也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他喜欢吃什么呢?让小乌龟自己告诉大家吧!
小乌龟:告诉你们吧!我特别喜欢吃一些小鱼、小虾、肉末这样的荤食,有时候我还会吃一些水草、蔬菜这样的素食呢!(播放课件9:小乌龟说话)带领幼儿模仿小乌龟吃东西的样子。
师:小乌龟吃的好饱呀!正好冬天来了,你们觉得冷吗?小乌龟也觉得好冷呀,它要爬到一个泥洞里,不吃不喝睡上一大觉,开始冬眠了,等着春姑娘把他叫醒呢……让我们轻轻地和小乌龟说再见,然后去小小便吧,不要吵醒小乌龟哦!
六、活动延伸:
1.将小乌龟投放到生物角进行长期饲养与观察。
2.结合体育活动,鼓励幼儿四脚着地学习乌龟爬。
3.结合美术活动,鼓励幼儿用几何图形拼贴乌龟,表现对乌龟外形的认识。
活动反思:
对于科学探究活动,尤其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幼儿是比较喜欢的,同时利用课件的辅助,大大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期间,琅琅上口的儿歌以及动作模仿,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活动的内涵,赋予了活动予生机。不过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导入环节"猜猜看这是一个什么蛋?"由于幼儿缺乏这样的经验,因此他们的回答老是跑题,总是答不到点子上。如果直接问"猜猜看这个蛋里会是什么小动物?"这样一来,应该能够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和回答的多样性。
同时,在分组观察乌龟时,我创设的理想中的教学氛围应该是一起观察,然后边观察边讨论的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可是事实上幼儿都自顾自的看,不跟着我有序地观察,也不根据我的问题去寻找答案。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课前幼儿没有看过小乌龟,因此第一次看到时,对乌龟的新鲜感牢牢地牵住了他们的注意力,有的幼儿则表现出了害怕的情绪,因此这样一来,大大减弱了活动效果。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2
教育目标:
1、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2、进一步感知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3、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学具:
(1)各种长度不同的量具
(2)记录用的作业单、笔等
3、教学用品:相等长度的小课桌若干、其他等物
活动过程:
一、用打扮教室引起幼儿的测量兴趣
t:春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我们幼儿园也将要打扮一新,我们要给这里的小桌子做一个布的桌套,桌套要和桌子一样大小,现在我们就来量量看,桌子有多长。
二、幼儿自选一种量具进行测量。量好后,请幼儿用笔和纸记录下来。
三、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的测量方法与结果。
教师讲述正确的方法:要求每次测量注意首尾相接。
讨论:量相同的桌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
幼儿讨论
小结:
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
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幼儿换一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再次感受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五、师生共同小结
在测量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家测量相同的小桌子,用的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最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3
教案目的:
1、幼儿对探索声音产生兴趣
2、感受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案准备:
1、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
2、各种容器
教案过程:
1、教师引入话题
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
2、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们看看我准备了什么材料?
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
要求: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注意安全,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3、请幼儿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
幼儿一个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最好听。
比较方不同的东西进去,两个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
1) 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豆和沙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同样的盒子,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2) 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不同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3) 用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装同样多的回形针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同样的盒子,大小不一样,装同样的东西,声音不一样
4)用同样的纸盒,分别装一勺沙、装满沙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同样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装得多少不同,声音也不同
5)同样的容器和材料,用力摇和轻轻摇,声音也不同。力气不大也不小的时候,声音最好听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体会了游戏的乐趣。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和结构等艺术特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
3.有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体验人和大自然的亲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2.配乐诗歌录音磁带。
3.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游戏“指五官”,引起幼儿兴趣。
师:我们一起来玩“指五官”的游戏,听我的口令,看谁指得又快又对!
小结:小朋友的反应很快,说明刚才老师的话大家都能听懂。老师说的话你们是靠耳朵才能听懂的。不要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语言。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靠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ppt,感受大自然,了解诗歌。
师:这儿有一幅画,画上有什么?(花、草、树木、白云、太阳、荷花、小河┉)这就是大自然。大自然会说话吗?我们一起来听诗歌《大自然的话》里说了些什么?
2.欣赏诗歌。
(1)幼儿听配乐诗歌录音。提问:大自然会说话吗?诗歌里说了些什么?
过渡语:你们听懂大自然的话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遍!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里说了大自然中谁在说话?怎么说话的?(逐一揭开相关的诗歌形象图谱(白云、蚂蚁和树桩…)为什么说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为什么说蚂蚁往高处搬家,明天准是晴天?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说明什么?怎么知道的?这都是人类多年观察出来的,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大自然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人的话要用耳朵听,而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它好象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新奇的知识。)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地学习朗诵诗歌一遍。
过渡语: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五彩缤纷,妙不可言,我们一起来轻轻学念这首诗歌。
3.引导幼儿听辨三段诗歌结构上的特点。
过渡语:《大自然的话》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为什么?好在哪里?(揭开诗歌外的形象图谱)
小结:诗歌中先说了看到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现象(白云高飘、蚂蚁往高处搬家、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紧接着写人们看到这种现象后想到了什么?(晴天、雨伞、一圈就是一年)最后告诉我们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诗歌的结构这样安排能让我们小朋友一听就能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人类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好的回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歌,组织幼儿看图谱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幼儿尝试仿编诗歌2—4段内容。
(1)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大自然的话。
过渡语:大自然中有无穷的奥秘,你们平时都注意观察了吗?有没有发现感受到大自然的'话?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组织幼儿看拍摄的图片录象。
过渡语:我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大自然的话,你们能听懂吗?
(3)幼儿进行仿编。
师:我用诗歌的形式把我发现的大自然的话告诉了你们,你们也来用诗歌的形式说说你发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好吗?
小结:真棒!你们一定都是爱学习肯动脑,细心观察,勤于积累的小朋友才能听动大自然的话,课后你们可以把你们观察到感受到的大自然的话画下来我们装订成一本大的诗歌集,好吗?
(三)结束部分大自然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善待她,她就会给我们人类好的回报,但是现在我们人类有些人却不能善待大自然,大量地砍伐树木、捕杀动物,乱扔垃圾、工厂排除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使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自然还会和我们人类做朋友吗?她还会以好的回报给人类吗?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后你们可以去了解了解,再来告诉我,好吗?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5
活动过程:
一、动物客人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小(2)班做客(出示图片):提问,是谁来了?(小狗),瞧!小狗的嘴巴一张一张,在和我们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们和小狗也来打个招呼把!(小狗你好)。小狗看见我们小(2)班的小朋友这么热情它非常高兴,它跑到了草地上,看,草地上有什么呀?(狗尾巴草)。
二、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1)、这种草它和小狗身上的哪个地方长得最最像?(狗的尾巴)这种草叫狗尾巴草。叫什么呀?(狗尾巴草)小狗看见草地上有这么多狗尾巴草真开心,它呀和狗尾巴草玩起了游戏,你们想知道他们玩了什么游戏吗?(想)
(2)、老师边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边操作“小狗”、“小草”、感知“摇摇”和”翘翘”的韵律。
三、幼儿学习儿歌。
(1)、老师用期待、插问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儿歌,老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小狗和小草是怎么玩游戏的?
小狗尾巴---,小草---,小狗尾巴---小草---摇啊摇,翘啊翘----,变成了一棵---。
(2)、老师与幼儿一切给儿歌起名字,并带领幼儿念儿歌,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相应的动作。小狗和小草玩得真开心,小朋友也玩得很高兴。老师还帮这个好玩的游戏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狗尾巴草》。(师幼一起念数遍)
(3)、引导幼儿分角色念儿歌。
老师左手扮演小狗、右手扮演狗尾巴草,引导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手偶念儿歌。
四、幼儿自主游戏并独立朗诵儿歌。
老师介绍游戏玩法:请你们把两只小手伸出来,这边做小狗,这边做小草,小狗先做,小草跟它学。
五、结束活动:今天玩的游戏好玩吗?(好玩)那赶紧把这个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后面的老师们看吧。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儿歌《狗尾巴草》,练习发准:摇翘草的读音。
2、根据小草与小狗尾巴相似的关系,理解游戏儿歌,感知儿歌的音韵。
3、喜欢这首有趣的儿歌,乐意边表演边朗读儿歌。
活动准备:
1、实物狗尾巴草、课件(狗尾巴草)。
2、小狗、小草手偶人手一份。
附儿歌:
狗尾巴草
小狗尾巴摇摇,
小草尾巴摇摇,
小狗尾巴翘翘,
小草尾巴翘翘。
摇啊摇,翘啊翘,
摇啊摇,翘啊翘,
变成一棵狗尾巴草。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使幼儿初步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培养自信心。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其独特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有关民间工艺品的实物、图片、音像等有关资料。
2、师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
3、活动区摆放各种幼儿操作材料(如剪纸用的剪刀、彩纸、橡皮泥等)。
活动建议:
1、组织参观、交流
(1)组织幼儿参观同伴的作品及各自带来的实物、图片等。
(2)鼓励幼儿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民间艺术作品,并相互交流。
2、观看录像如杂技、捏面人、剪纸等民间绝技表演。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继续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民间工艺作品。
附介绍
民间工艺
?扎染〕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其加工过程是将织物折叠捆扎,或缝绞包绑,然后浸入色浆进行染色,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蜡染〕古称“蜡频”。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之一,历史悠久。蜡染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图案或花、鸟、虫、鱼、几何图案等,青底白花,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之花。
?草编〕草编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产区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广大农民和艺人利用当地的玉米皮、席草、茅草等丰富的地方资源,编成帽、花篮、拖鞋、提包、地毯、睡席等日用品品种花色繁多,质量优良,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在国内外畅销不衰。四川的棕编,浙江的麻编,也以它们坚实耐磨,轻松舒适的传统特色著称于世。
?布玩具〕布玩具是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很早以前,潍坊广大乡村妇女就常常缝制一些活泼的禽兽花卉和生活用品,来美化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潍坊布玩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是一个受各国喜爱的民间传统艺术。潍坊布玩具种类繁多,工艺精巧。它将形、色、情、意融为一体,构思新奇,夸张合理,具有对比鲜明、造型生动逼真等特点。用彩色丝绸、绢缎、绒布、皮毛、彩线、金银线、空心珠等,经过细致的手工劳动,精心缝制而成。有缝绣虎头鞋、帽、猫头鞋,把胖娃娃扮得威武漂亮,寓意消灾避难,健康成长。后来这种民间工艺,逐渐变成商品,出现了专门的手工艺人,并且常年制作,祖辈留传。现在潍坊的布玩具在国际上也久负盛名,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小班自然活动教案篇7
教学内容:
鱼宝宝,你怎么哭了、
活动对象:
幼儿园小班
设计意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幼儿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未来的环境主人。因此,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幼儿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历史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所以环境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活动目的:
让幼儿通过帮“鱼宝宝”解决污染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环境意识,并养成从小就爱护环境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污染的池塘中无力游动的小鱼和一个舒适、整洁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
2、布置“脏池塘”的场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幼儿观看污染的池塘中无力游动的小鱼和舒适、整洁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
2、教师启发幼儿思考:鱼宝宝怎么哭了?怎么不理我们?
3、师生一起小结鱼宝宝哭的原因:池塘里的水又脏又臭,鱼宝宝快死了。
二、让幼儿帮助“鱼宝宝”寻找原因,并讨论怎样把家变干净、整洁。
1、让幼儿观看“池塘边”的环境。师生一起小结出“工厂水流入池塘”、“工厂排放废气”、“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车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变脏变臭的原因。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鱼宝宝”的家变干净。
三、延伸活动:学鱼宝宝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