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科学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25-03-22 作者:couple

教师应在教案中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冰的科学教案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冰的科学教案推荐5篇

冰的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烈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出发前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安全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踏青: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分享。

冰的科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过程与方法: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3、阅读课文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人类发明显微镜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2、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学难点】

自制简易显微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

【教学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生: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 最早的光学显微镜: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后来光学显微镜经不断改进,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2)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一下子把放大倍数提高到一万倍。20世纪90年代放大率提高到200万倍。

3)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可达3亿倍。

二、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师: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在放大镜变成显微镜的过程中人类进行了怎样的思考与努力呢?我想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肯定是:如何放得更大?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先让学生尝试回答)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 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 但即使我们将凸度增到最大,它放大倍数也只能达到25倍左右。这个凸透镜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

2) 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否则课堂上的时间会不够)

3)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三、小结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块凸透镜组合起来制成了能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设计:

冰的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萌发喜欢小动物,愿意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兔实物,儿歌图示,萝卜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游戏《小手拍拍》

教师:小朋友们,睁开眼睛看看,谁来了?”

二、看一看

1、(出示小兔)

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小兔的特征(如,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看小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在小兔子的脸上,你发现了哪些东西呀?着重强调三瓣嘴和红眼睛的学习。)生活习性(小兔走路的样子,等等)。同时渗透数的概念(如,小兔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条腿?几条尾巴?等等)。边讲解边出示图片。

2、学习儿歌《可爱的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三瓣嘴,红眼睛,短尾巴呀毛茸茸,前腿短来后腿长,蹦蹦跳跳真机灵。

3、幼儿说说小白兔的样子,问幼儿小兔最爱吃什么?启发幼儿说出小兔最爱吃萝卜,接着和幼儿一起去寻找胡萝卜。

三、延伸活动

我们小兔子都喜欢吃萝卜,那我们一起去找萝卜吧.(把萝卜小贴纸放在客人老师手里,告诉孩子要先和客人老师抱一抱,才会有萝卜吃哦!让孩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冰的科学教案篇4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初步了解(禽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初步了解禽流感的小常识。

过程: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 ----------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幼:

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

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 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

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结: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结束: 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

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冰的科学教案篇5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鲜花盛开、新芽吐露、北燕南飞,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欣喜,如何把握教育契机,丰富孩子们关于春天的经验呢?引导感受春天的美好。

春天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素材: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的动物,如:小蝌蚪、春蚕、蜜蜂、蝴蝶等,以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交流、记录等活动丰富关于春天的经验,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

2、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发现的快乐,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操作活动来表现春天。

活动材料:

1、“春天在说话”的配乐诗 “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录音。

2、春天的情景创设:表现春天的自然角及有关春天信息的图片展示。

3、一张供幼儿分类记录的大图表

4、可供幼儿进行春天环境布置的场景及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寻找春天

1、播放课件配乐诗“春天在说话”引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是春天。”“听,春姐姐在说话呢!”

2、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自由寻找春天的气息,幼儿简单记录自己的发现。

“春姐姐已到小朋友的身边,她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你们可以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老师、或用小卡片将它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图片以“春姐姐又说话了”口吻进行小结:

“是啊,冬爷爷走了,春姐姐来了,柳树抽新芽了,梨花、李花开了,桃花红了,蝴蝶、蜜蜂飞来了,冬眠的青蛙、蛇、熊、乌龟醒了,燕子飞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鹅与鸭子们在河面快活地游泳,人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袄,有的忙着播种,有的在运动,春天到处充满活力。”

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将收集的春天的信息进行分类。

“春姐姐想举办春天盛会,她想请一些朋友来,这是春姐姐的邀请函。”

1、出示分类记录大图表:

2、引导幼儿利用小图卡按植物、动物、人类进行分类:

三、幼儿美工活动:美丽的春天:

“春姐姐想在这里举办春天的盛会,草地上应该有什么,水面上,天空上呢?大家有什么办法让这里变得美丽而又丰富?”

1、美工分组活动:幼儿通过简单地画、剪、折、捏等各种美工手段来参与春天的环境创设。

2、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并根据环境(如:天空上,水面上、草地上)进行分类布置春天环境。

四、户外活动:寻找春天

“春天不仅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大家还可以用鼻子闻,耳朵听,春姐姐又在户外向小朋友招手了,我们一起去找她!”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走出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风景。

2、指导幼儿继续春天小种植和小饲养,如:龟、小蝌蚪、蚕等,并记录它们生长情况。

小资料

春姐姐的话

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春姐姐,当冬爷爷挥手向你们告别时,我就悄悄来到了你们的身边,我能看到你们,你们能看到你吗?

清新的风,暖和的太阳,春的气息弥漫了四野,我,轻悄悄的来了。我走近小草,轻轻一亲,小草醒了,树叶绿了。草丛里的花儿也露出了笑脸。

我走进树林,轻轻一吹,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青蛙、蛇、乌龟、熊、都欣欣然张开了眼,蚕宝宝沙沙地吃着桑叶。

我走到田野,轻轻一挥,种子发芽了,麦苗长高了,农民伯伯忙着在插秧,蜜蜂在飞,蝴蝶在飞,听!是谁在枝头上,叽叽叫喳喳。哦,原来是小燕子从远方飞回来了。

我走进花园,轻轻一唱,花儿开了,雪白的李花像云朵,粉红的桃花像彩霞,河边杨柳绿,田里菜花黄。牵牛花爬上了小篱笆。到处散发着春的馨香,处处迭印着春的'韵律。

我走到河边,轻轻一摸,冰雪融化了。

我走到幼儿园,在蓝蓝的天空下,飞翔着随风飘扬的风筝,小朋友边笑边跳着叫我:“春姐姐到了”。

活动点评:

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新《纲要》精神,活动内容源于生活,老师能紧抓住季节时令这一教育契机,使这活动来得自然且又符合教育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有以下几点突出的特色:

(1)活动中始终以一个情境“春姐姐”为主线,让幼儿从“感受春天——寻找春天一—说说春天——表现春天”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方法,使“春天”这个抽象的概念,在幼儿心中清晰明朗起来。

(2)整个活动从听觉和视觉都让人充分感受美:听觉上以配乐诗的引入,视觉上创设两个适宜的环境:一个让幼儿体验;一个让幼儿表现春天环境。使幼儿通过寻找活动有了亲身感受春天的经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动手表现、创造春天美的情景,可谓注重幼儿的体验,避免单一的言语说教。

(3)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灵活多样,教师始终将幼儿置主体的地位,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 整个活动中,学习目的就是在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得以实现,每个孩子在活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一个洋溢着美和体验着快乐中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