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逛超市》教案8篇

时间:2024-11-16 作者:Youaremine

写好教案使教师能够精准把握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教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以下是小淘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逛超市》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逛超市》教案8篇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相同数量的物品归放在一起,并用1——5的点卡进行匹配。

2、复习5以内数,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胸饰:点卡;货物架三个;拖盘、食品盘各五个(上面带有数字);吃的东西:饼干、糖果、果冻、山楂片、荔枝。

活动过程:

1、电话铃声导入 “叮铃铃,叮铃铃”

(1)师:喂,你好,你是谁?是小熊呀,哦,我知道了。

(2)对幼儿说:“刚才是小熊打来的电话,它要请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作客。

2、复习5以内的数

(1)开到小熊家去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开到小熊家去吧!到小熊家要经过5站路,让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一边开一边出示5以内的点卡牌子,表示5个站头。

(2)帮小熊整理超市

师:看,小熊家到了。我们一起来敲敲门。

幼:小熊我们来了。

小熊:小朋友,今天我请你们来帮我一个忙,我准备开一个水果超市,但水果刚刚运回来,还没整理好呢,要请你们来帮我整理好吗?

要求:水果送到相应的柜台上,水果背后的点卡与拖盘点子相同。

(1) 幼儿分水果

3、游戏:

师:小熊说谢谢小朋友帮它整理好超市,它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游戏呢!

(1) 相同的点卡做朋友

(2) 排队:红旗处排队,按1、2、3、4、5的顺序排队。

4、结束活动:

师:小熊今天超市开业,它还要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吃东西呢。

要求:去吃的时候要看好自己胸前的点卡是几,然后到相应的拖盘里去吃东西,吃时也要注意自己是几的.点卡就吃几个东西。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2

目标:

1、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学习按数量取物

准备: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过程: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4、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尝试解决简单的问题。

活动准备

大中小的狗、帽子、围巾、棉衣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师出示大中小的狗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又有什么小动物来到我们小三班了?(狗)

内容

1、狗狗排排队

师:狗狗有什么不一样呢?(大狗、中狗、小狗)

师:那它们应该怎样排队呢?

请幼儿到黑板上来进行操作。

2、狗狗买帽子

师:这三只狗说,天太冷了,去超市买帽子吧。

师:到了超市,三只狗就开始抢着戴帽子,最小的狗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最大的狗一戴上小帽子,才遮住了一只耳朵。三只狗都急坏了。

师:谁可以给狗狗戴帽子呢?

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帽子卖给大狗,最小的帽子卖给小狗。

3为狗狗买东西

师:超市里还有些什么呢?(围巾、棉衣)

师:我请小朋友来帮忙给狗狗们买围巾和棉衣吧。

请幼儿进行操作

活动延伸

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大中小特征。

2、将图片投放到益智区。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 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 学习按数量取物。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3、 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中感知物品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尝试根据物品的大小特征进行相应的匹配。

2、乐意为家人选购冬天的物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设置“超市”情境;

2、贴有爸爸、妈妈、宝宝和过冬衣物标记的购物袋若干;

3、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标记5条;小筐子5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超市里的物品,感知物品的大小和摆放的顺序。

1、说说超市里的物品名称,知道它们都是冬天穿戴的。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来逛超市啦,看,货架上有什么?

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在冬天需要用到的,它们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暖和、更健康。

2、感知超市物品的大小特征,了解物品的尺寸。

(1)那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些物品大小一样吗?

小结:物品都是有尺寸的,最大的是大号、最小的是小号;不大不小的是中号。

3、感知超市物品摆放的顺序,贴出相应的标记。

(1)那它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摆放的?

(2)请你找找这里还有什么物品也是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摆放的?

小结:超市里的物品有的是从大到小摆放的,有的是从小到大摆放的,看上去很整齐。

二、超市购物,为家人选择合适的`物品。

1、明确购物的规则和要求:

(1)货架上这么多的物品,你们想买吗?想给谁买?买什么?

(2)出示购物袋:今天我们要带着购物袋去给爸爸、妈妈、宝宝买东西,看着标记,就知道要给一家人买什么了。

(3)那这个购物袋是买什么的?买几条?大小一样吗?

(4)出示5筐贴有不同物品标记的购物袋,请幼儿想好要买什么,再来选一个购物袋,然后去超市按标记买东西。

2、幼儿购物,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按照购物袋上的标记选择物品,物品的数量是否正确,是否能大小对应匹配。

3、交流评价

(1)先买好的幼儿和朋友或客人老师互动,说说自己买了什么。

(2)集中交流讲评:谁愿意来介绍,你买了什么?!你给爸爸买了什么号的xx?给妈妈、宝宝呢?他买对了吗?

(3)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一起解决:他买对了吗?为什么?是数量不对还是大小不合适等,并让幼儿重新调整物品。

三、结束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玩了“逛超市”的游戏,虽然有的宝宝没有买对,但没关系,这些游戏材料我会继续放在你的班级里,你们还可以和老师来玩“逛超市”的游戏。

2、以后我们在和爸爸、妈妈逛超市时,还可以看看超市里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再看看他们是怎么买东西的,可以学一学、买一买,让自己越来越能干!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6

设计思路:

超市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使用钱合理的购物是幼儿从来也没有涉及思考过的问题,但这也是幼儿最为感到好奇和新鲜的事情,所以我们利用这样的场景吸引幼儿的兴趣。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我们渗透了许多有关数方面的练习,这在无形中给予幼儿更多机会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优势极其有趣味和挑战性的。这不正是二期课改对于幼儿发展的新要求吗!

目标:

1、在模拟情景中,练习7以内的加减运算。

2、启发幼儿多角度的思考、利用排除法来猜测和判断正确的答案。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去超市

师:你们都去过超市,那超市和去其他商店购物有什么不同呢?这里也有小超市,请你们看看超市里有哪几类商品?价格一样吗?(价格、品种,引导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回答)

小超市里有这么多东西,每人选两件你喜欢的,但总价不能超过7元。

幼儿互相交流:买了几元的xx和几元的xx,一共需要几元。

讨论:请你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你买了两件物品的价格和总价是多少?有谁的总价一样但两件物品不同的吗?(练习7以内的不同算式加法)

小结:7元可以买两件也可以买三件甚至更多件不同物品,而且还可以买到不同类别搭配的物品。

二、猜猜买了啥

师:你们知道吗我也最爱去超市了,这是一家超市寄到我家的宣传资料,我把它放大了,你们看着里面的商品最便宜的是什么?最贵的是什么?

我看了宣传资料想挑选两件礼物送给你们,总价是7元,请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商品呢?(将幼儿猜的物品整齐的摆列出来)你很聪明选择的2件商品加起来正好是7元,但是我购买的商品里没有学习用品(我购买的商品有一件是xx)请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呢?(鼓励幼儿在老师逐步排除的过程中猜出正确的物品)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7

活动目标:

l、欣赏玻璃版画作品及其制作的过程,感受玻璃版画丰富的造型美和色彩美,初步了解其制作方法的多样化。

2、认识制作玻璃版画的工具材料,初步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喜欢玻璃版画,对制作玻璃版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玻璃版画作品。

2、玻璃板,宣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各色颜料,小勺。

活动过程:

1、出示玻璃版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画上画了什么?像什么?你见过这样的画吗?你知道这样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玻璃版面的初步认识和感受,并告诉幼儿这就是玻璃版画。

2、出示玻璃版画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

(1)教师:你认识这些工具和材料吗? (玻璃板、颜料、小勺、宣纸)猜猜看,用这些工具和材料怎样画出玻璃版画来?

(2)教师示范最基本的制作玻璃版画的方法:用小勺挖上自己喜欢的各色颜料,放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宣纸(白手帕)盖存有颜料的玻璃板上,印出好看的手帕。

(3)教师:你知道在印手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用宣纸盖在玻璃板上不要移动,并来回抹平,揭开宣纸的时候要按住玻璃板,轻轻地将宣纸揭开)

3、鼓励幼儿大胆喾试制作简单的玻璃版画。

要点提示:

1)活动中所需的工具材料不要太多,主要让幼儿感受宣纸和玻璃板结合后印出作品的过程,并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即可。如可用语言提示:“轻轻地抹一抹,慢慢地揭开来。”

2)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情况更换印制的内容,例如印花布、印围巾等。

4、交流制作玻璃版画的体验,相互学习好的方法。

教师:你的手帕上有什么好看的颜色?你在印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印才能把手帕印得清楚好看?

活动建议:

☆日常活动欣赏幼儿第一次制作的玻璃版画,交流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

☆区角活动在活动区角中为幼儿提供玻璃版画材料,让幼儿继续学习制作玻璃版画。

小班《逛超市》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回忆、交流和相关问题的讨论,了解超市的主要布局和人们逛超市时的场景。

2.尝试表现超市的货架和货物以及自己和家人逛超市时的情景。

3.有序转版,及时检查,养成细致、认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有逛超市的经验,对超市的货物摆放很熟悉。

2.课件:超市的照片多幅(货架,购物的情景)。

3. 8k铅画纸一张,8k白板纸两张,复写纸,夹子,笔,剪刀,油墨,胶水,胶滚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逛超市时的情景

(l)教师:你在超市里看到了什么?货物放在哪里?货架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的货物是怎么摆放的?

(2)教师:你是怎么逛超市的?和谁一起逛超市?

2.细致观察,集体交流。

(1)教师:你在照片匕看到了什么?几个人?

(2)教师:他们在-l二什么? (选货物)怎么选的?选好的货物放到了哪里? (篓子或车子里)

(3)教师:超市里还有什么? (货架)有几层?最卜而放了什么?最下而放了什么?货架在人的前面还是后面?

3.教师交代创作要求,幼儿操作

(1)教师:今天我们来画逛超市,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为什么?

(2)要求幼儿能较生动表现自己逛超市时的情景,注意人物和货物前后关系的处理。

(3)有序转版、拓印。若时间不够,可以带同去或放存区角进行)

4.集体欣赏、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讲讲你画了什么,看看其他小朋友画了什么。